國戰會論壇》漢光演習何不想定航母打擊?(譚傳毅)

多年來國軍務虛成性,漢光演習不務實的面對自己與對手。海軍空軍倒不如全部出擊,目標解放軍2艘航母,若能重創解放軍航母,雖不能達到「防衛固守」或「重層嚇阻」的目標,但絕對是個重大的戰役勝利。(圖/新華社)

國軍漢光37號演習電腦兵推於4月23日至30日舉行,實兵演習部分則在7月12日至16日。雖然受到「保密安全維護計劃」的限制,我們無法得知演習具體內容,但從國防部公佈的資訊當中,依然可以看到若干問題

政軍兵推停辦2年

國民黨立委吳斯懷質疑,扁馬執政期間在每年「漢光演習」前,都會先實施「國家軍兵推」,而蔡政府在兩岸及南海情勢嚴峻下,卻已2年不再實施政軍兵推,國家安全運作機制是否生鏽?

答案很簡單,國家安全運作機制並沒有死亡,2年不再實施政軍兵推的原因,是蔡政府看到政軍兵推實在行不通,乾脆停辦。陳水扁時期重視「反斬首」防衛部署,玉山兵推就以反斬首爲主軸馬英九任內因兩岸關係緩和,政軍兵推的重點擺在自然災害與戰爭、東海與南海衝突、網路作戰。蔡英文舉行過1次政軍兵推,重點是「萬鈞計劃」,講白了就是總統的逃命計劃。

本來政軍兵推應該是政治目的指導軍事部門的演練,例如陳水扁時代的國防戰略「有效嚇阻防衛固守」,但是陳水扁卻把國家軍事力量當作反斬首的手段,至於嚇阻是否有效、防衛能否固守與他無關,那是軍人的事情。同樣的,蔡英文也把國軍當作逃命的工具,防衛固守重層嚇阻也與她無關。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良好,既然如此,何不乾脆取消「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可以說每一任總統都不認真看待國防戰略,只是在玩弄「嚇阻」與「防衛」的文字遊戲。試想,如果嚇阻無效怎麼辦?冷戰時期連美軍都沒有把握嚇阻一定有效,所以不斷髮展出新的嚇阻戰略;誰敢保證國軍嚇阻一定有效?既然可能失效,何必嚇阻?如果防衛無法固守怎麼辦?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敢保證百分百的國防安全,誰能保證國軍一定能固守?既然無法固守,何必防衛?有時嚇阻擺在前面,有時跑到後面,現在又多出了個「重層」!

所謂的政軍兵推就應該演練這些有效或無效、固守與崩潰的可能性和解決方案,並非只是演練保全領導人的安全。

造假的兵推

從4月23日至30日的漢光兵推採取「複合式兵棋推演」,也就是由各軍團指揮官外島防衛部副指揮官,率領必要人員,全程進駐聯演中心,先進行議題探討,再依據議題的設定;再由國防大學擔任的攻擊軍模擬敵人犯臺各種可能行動,實施防衛作戰推演與驗證。

兵棋推演是一種室內軍事演習,其目的是預先推估戰爭局勢發展,最困難的就是狀況的想定。在室內如何想定真實戰場呢?更何況國軍久未戰鬥,想定出來的情境不見得符合真實戰場,很容易造假或失真。人多不見得就能集思廣益,太多的研究證明,人多反而會讓基層幹部異議者不敢發言,或是共同犯了錯誤認知的「組織病」。

怎麼避免造假或失真?很簡單,想定作戰情境之後,讓防禦方與攻擊方不要根據想定與腳本進行攻防演練,而是真正的實兵演練,纔會找到問題與解決方案。

例如「戰力保存」,攻擊方(國防大學)就應該以解放軍現有從太空到天空到水面、水下的偵測能力,鎖定打擊目標,再以解放軍真實的武器打擊目標。相對的,防禦方陸海空三軍應該演練如何不被解放軍偵測到、如何反制解放軍的打擊。

而國軍宣稱演習目標是爲能達到「藏得住、出得去、打得動、轉得靈、能指揮」的作戰要求,表示演習結果就必須是如此,不會有第二種情形出現,如果出現了第二種情形,在想定階段就必須排除。

務虛的聯合作戰

國防部公佈的三軍聯合作戰,看起來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三軍各打各的,完全看不出如何聯合三軍作戰。

例如海軍納編各主、輔戰艦、空軍、陸軍海巡等兵力,遂行緊急出港海上機動、整體防空、反潛、電子作戰與截擊作戰等「三軍聯合制海作戰」操演。看似聯合了三軍,但是軍艦海上機動的目的是什麼?軍艦在海上不免成爲解放軍攻擊目標,能不能「存在」都成問題,而此時空軍戰機也必須轉場或掩藏,能不能支援海軍也是個問題。至於期望陸軍部隊支援對海作戰,只能是個主觀願望而已。

海空軍忙着保衛自己的時候,能不能「撥冗」支援地面的反登陸作戰,絕對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到最後,能夠存活而且起了關鍵作用的,還是國土防衛作戰。

海軍與其不知名的海上機動、空軍與其轉場或掩藏,倒不如全部出擊,目標解放軍2艘航母。若能重創解放軍航母,雖不能達到「防衛固守」或「重層嚇阻」的目標,但絕對是個重大的戰役勝利。

結論

演習不能造假,不造假的前提是揚棄想定與腳本,一切以真實作戰爲主。也許演習的結果不盡人意,但這纔是最真實的演練。多年來國軍務虛成性,不務實的面對自己與對手。務實的第一步,應先消滅不切實際的「嚇阻」與「固守」教條,重新確立可行的國防戰略。

(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法國博士,國戰會專稿,本文授權與洞傳媒國戰會論壇、中時新聞網言論頻道同步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