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會去年服務案件數逾36.5萬件 恢復至疫前水準

海基會25日下午舉行背景說明會,海基會副秘書長蔡孟君於會上發佈「2023年爲民服務案件統計」相關數據。記者陳宥菘/攝影

疫情趨緩後,兩岸在去年先後放寬入境管控措施,根據海基會25日發佈「2023年爲民服務案件統計」顯示,去年海基會總服務案件逾36.5萬件,年增55.3%,恢復至疫情前水準。而作探親用途的新申請文書驗證案增幅高達703.6%;協助大陸民衆來臺探病、奔喪案件數年增幅則達568.4%。另外,「滯陸國人」協處案件增加至102案,且案件複雜度亦提升。

海基會25日下午舉行背景說明會,海基會副秘書長蔡孟君於會上發佈「2023年爲民服務案件統計」相關數據。根據統計,2023年海基會爲民服務案件總計36萬5,538件。與往年數據相比,數量已超越疫情三年期間的22萬至23.5萬件,恢復至疫情前水準。2019年海基會爲民服務案件近34萬件。

去年的服務案件中,「諮詢服務」共18萬1,329件,年增59.2%;「人身財產安全糾紛協處」共6,835件,年增80.9%。蔡孟君指出,在疫情趨緩,兩岸去年先後放寬入境管控措施後,各項交流逐漸恢復活絡,「兩岸文書查驗證」達14萬9,757件,年增60.1%。

其中「受理新申請文書驗證案」的案件數達到9萬9,157件,創下近11年來新高。當中以「結婚用途」、「探親用途」成長比例最高,「結婚用途」增加175.1%,「探親用途」增幅更高達703.6%。

在24小時緊急服務專線方面,2023年總計接聽1萬633通,年增233.3%。蔡孟君表示,主要原因亦與疫情因素有關。疫後兩岸人民往來增加,發生人身安全情事如傷病、亡故或證件問題等情形相對增加,因此民衆致電海基會緊急服務專線尋求協助與諮詢之數量也就隨之增加。

在疫情趨緩後,「滯陸國人」衍生案件量逐年增加,且案件複雜度同步提升。2023年海基會協處滯陸國人相關案件有102案,較2022年83案增加19案,增幅達22.9%。

蔡孟君說明,隨着大陸投資環境惡化,且競爭激烈,許多臺商經商失利,考量生活習慣及較低的生活成本,仍選擇滯留大陸。但近年大陸採取嚴厲疫情管控措施,經濟狀況不佳,部分個案因找不到工作,謀生困難,因而請海基會協助返臺。

她還提到,有些個案是則已赴陸投資逾30年,年事已長,因經濟困頓,生活窘迫致流落街頭,或罹患重病無力給付醫藥費,於是向海基會或臺商協會求助。

另外,蔡孟君指出,在三年疫情期間,許多在臺灣的大陸民衆返鄉不便,致證件過期或遺失,因此在疫情趨緩後,陳請海基會協助返鄉的人數激增。根據統計,去年共協助2,753名大陸民衆返鄉,增幅高達268.1%。另,去年協助大陸民衆來臺探病、奔喪共54案108人來臺,年增幅高達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