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教員的每一堂課,都能通過聲情並茂的講述和豐富生動的案例,讓我們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6月下旬,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某系組織教學質量評價活動,學員尹夢嬌對王教員的授課讚不絕口。
“必須挖掘理論知識背後的歷史和人文元素,千方百計讓課堂‘活’起來。”該系領導介紹,在前期調研中,不少學員反映,船舶駕駛等課程內容專業性較強,課堂氣氛不夠活躍。爲此,他們從修訂教學計劃入手,大膽創新教學手法,科學調整授課內容,突出船舶駕駛中“人”的角色定位和主觀感受,根據學員出海實習獲取的最新資料充實完善教學內容,及時將最新服役的艦型納入課堂教學,講授船舶操縱技巧和戰法訓法,確立“人-船-戰”的實戰化授課思路。
教學方式和授課思路的轉變,增強了課堂吸引力,有效提升了教學質效。前不久,該系某教研室副教授王驍的一堂課,以大航海時代爲起點,將船舶操縱的歷史和現狀娓娓道來,並通過模擬器實操等方式,巧妙融入大量知識點,受到學員廣泛好評。
此外,該系還在教員中廣泛組織專題比武活動,激發大家改進授課方式、增強教學活力的熱情動力。“課堂既有深度更有溫度,學員們學習動力更足、參與熱情更高,教學質量得到明顯提升。”該系領導說。(李偉、張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