駭客指定贖款 比特幣角色受關注

駭客發動勒索軟體攻擊,恐凸顯出比特幣在不法活動中確實有一定的作用。圖/美聯社

勒索軟體「想哭」(WannaCry)大舉肆虐全球,發動攻擊的駭客要求以比特幣支付贖金,讓這個虛擬貨幣網路攻擊與非法資金流動上的角色,再度引發關注。

華爾街日報報導,比特幣在勒索軟體攻擊事件上扮演的角色掀起爭議投資人監管機關多認爲,這起事件凸顯出,比特幣在不法活動中確實有一定的作用。

「想哭」勒索病毒襲擊全球電腦消息傳開後,近來行情驚驚漲的比特幣,上週五跌破1,700美元。Coindesk比特幣價格指數(BRI)週一開高震盪,一度上漲到1,770美元左右,盤中又跌破1,700美元。

儘管如此,這起引發全球騷動的最新網路攻擊事件,對經常波動的比特幣市場其實衝擊有限。比特幣價格仍在歷史新高附近徘徊,今年迄今漲幅約80%。

華府比特幣倡導組織Coin Center執行董事布里託(Jerry Brito)表示:「我還沒聽說過有人因爲這個勒索軟體,要把比特幣剔除不用。」

勒索軟體現蹤可追溯到1980年代末,但隨着比特幣愈來愈普及加密軟體升級,勒索軟體攻擊在去年更加猖獗。《華爾街日報》去年8月引述美國司法部資料報導,2016年勒索軟體攻擊案件數量是前一年的4倍,平均每天發生4,000起。

比特幣交易紀錄在名爲區塊鏈的共享帳簿(shared ledger)上,然而要找出每筆比特幣交易的幕後操作者並不容易,因爲用戶身分受強大加密功能保護。但若這些不肖份子將比特幣兌換成當地貨幣,或在交易時不經意泄漏姓名IP地址,就能加以追蹤。

區塊鏈分析機構Chainalysis指出,數名追蹤「想哭」勒索病毒攻擊的人士透露,駭客使用三個特定的比特幣錢包,迄至14日下午爲止,約有124筆贖金匯入錢包,金額總計3.4萬美元(約臺幣103萬)。

對於這起攻擊事件,比特幣圈內人士多指向整體網路安全問題,認爲與比特幣本身的關聯不大,但可能引來監管機構對比特幣進行更嚴密的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