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縫合、打開禁錮」 高雄哨船頭歷史場景重現

被安檢所阻隔33年的哨船頭,經興濱計劃再造歷史現場後,28日重新與世人見面,也把百餘年來從英領館哨船頭、高雄港的歷史紋理縫合接軌;中央地方合作,爲海洋城市留下重要歷史現場,民衆將可親近並觀看高雄港。(高市文化局提供)

被安檢所阻隔33年的哨船頭,經興濱計劃再造歷史現場後,28日重新與世人見面,也把百餘年來從英領館、哨船頭、高雄港的歷史紋理縫合接軌;中央與地方合作,爲海洋城市留下重要歷史現場,民衆將可親近並觀看高雄港。

高雄市文化局舉行「興濱計劃」哨船頭歷史場景重現啓用典禮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文化部長鄭麗君、高雄市長許立明、副市長史哲來賓,以面海剪彩儀式象徵海陸縫合、打開禁錮。

哨船頭從荷蘭時期就是打狗港要衝,19世紀中葉外商雲集洋行海關英國領事館等均設置於此,哨船頭成爲國際貿易主要港區;現今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前的哨船街,當年是大型貿易船停泊與貨物上下的區域,直到一港口安檢所設立,從山上英國領事館官邸古道山下辦公室,再連通到港灣的繁華熱鬧才被切斷,也逐漸爲人淡忘。

縫合歷史的過程涉及跨部會協調難度高,陳菊感謝,曾是市府團隊的立委賴瑞隆着力甚深,居間多次協調,才克服建物報廢、使用單位遷離及尋覓新安置等難關,最後取得共識同意遷搬。

鄭麗君指出,高雄「再造歷史現場計劃」回到文化治理,打破過去以文化場館硬體興建或修復爲主的模式,而以文資保存活化融合地方文化特色與歷史重建工作,讓歷史記憶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