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不懂海 夏曼・藍波安與海同生

夏曼.藍波安16日於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舉辦講座,認爲西方的海洋文學經典只談海的惡與災難,卻不談親近海洋。(許文貞攝)

夏曼.藍波安16日於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舉辦講座,分享達悟族與海洋同生的感情。(許文貞攝)

臺灣海洋文學代表作家夏曼.藍波安(右一)、作家廖鴻基(左二)16日於德國法蘭克福書展舉辦講座,與駐德代表謝志偉(右二)、法蘭克福書展副主席克勞蒂亞.凱瑟(Claudia Kaiser,左一)合影。(許文貞攝)

身爲來自臺灣蘭嶼小島的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16日來到國際經濟重鎮的法蘭克福,在書展面對歐美讀者,他直言:全世界最好的文學家,不一定是白人。尤其是寫海。海明威寫《老人與海》,被西方世界視爲海洋文學經典,但小說裡的老人84天釣不到魚,其實正代表他不懂月亮與潮汐,不是一個好漁夫,「這本書只是勵志小說,不是海洋文學。」

夏曼.藍波安表示,他在蘭嶼生活,每天起牀,聽海的聲音,就知道當天的海洋狀況,晚上看見月亮,就會知道潮汐變化,一切都與海洋有關,「不是科學告訴我月亮和潮汐的規則。我從小就跟海長大,我的民族海洋,不是漢人認爲的恐怖或災難,而是美女,思維完全不同。」

63歲的夏曼.藍波安,在蘭嶼生長,從小就深刻發現達悟族與漢人的差異,「在我上小學之前,我們小朋友都說我們自己的語言,但上學之後,就必須要學漢語,但那對我們來說非常困難。老師們因此認爲我們都很笨,因爲我們學不好漢語。我上大學時,漢人同學寫作文幾乎都85分以上,我卻只有60分,但如今卻是我成爲作家。」

夏曼.藍波安在16歲時離開蘭嶼,到臺灣工作、求學,直到32歲,纔再重回故鄉,「我回到島嶼,爲了要養我的父母親,每天去抓魚、潛水,這個過程被我寫成了《冷海情深》,讓沒有海洋文學的漢人,瞭解臺灣也有海洋民族。原來我把身體帶進海里,從這個身體轉換而來的文字,就叫做文學。」

對於西方的海洋文學經典,夏曼.藍波安認爲,連海明威、康拉德等大作家,其實都不懂海洋,「我承認他們都是天才作家,但寫的都是虛構作品,雕琢的是文字的美學,不是在談海的真理。像是《黑暗之心》,雖然劇情很好,但最終目的都是要去掠奪海洋的資源。作爲讀者,我看不到任何風與浪、月亮與潮汐的關係。」

夏曼.藍波安表示,「我想問全世界,什麼叫做海洋文學?西方宰制了我們看待海洋的觀點,這些國際級的世界經典海洋文學,沒有一本作品在談親近海洋,卻只談徵服和掠奪,談海洋的惡與災難,正是證明了人面對海洋的傲慢,不懂得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