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長春國際電影節的啓示(趙爾東)

中國長春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日前在吉林省長春市舉行。(取自網路)

9月1日《中國時報》有評論稱「大陸網民10.5億人 短影音成長最快速」。這與近十年來大陸的短影音、電影及電影節的快速發展有關,大陸2021年電影總票房約合73億美元,穩居全球票房之冠,其中國產電影票房佔比高達84.49%,尤爲可貴。而如雨後春筍的短影音加智慧型手機,對電影整個供應鏈各環節的影響無疑將日益增加,首先就是在人才方面的鍛鍊。

國際上電影節的數量是汗牛充棟,有爲數不少的優秀電影節,其中最享譽全球對世界文化甚有影響力的,莫過於執世界電影節牛耳的美國俗稱奧斯卡電影節 (1947,指創立年,下同)、德國柏林國際電影節(1951)、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1939)、義大利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1932) 等。港、澳、臺也有電影節,來自臺灣的李安曾獲奧斯卡最佳導演金像獎、威尼斯金獅獎,以及港澳臺都看重的臺灣金馬獎等殊榮。

在大陸,金雞百花電影節(1992) 、長春國際電影節(1992)、北京國際電影節(2011)、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 被稱爲中國四大電影節, 都是辦得有聲有色的高品質電影節。此外還有各具特色的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1989)、北京大學電影節、成都大學電影節、海南島電影節、平瑤電影節、絲綢之路電影節等至少十多個電影節。其中長春國際電影節(Changchun Film Festival• China)應是最具權威性的,它是大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批准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

惟國際上濫竽充數的電影節也不計其數,力爭上游而較小的電影節卻或往往因此無奈連帶蒙羞。所謂濫竽充數者指有的冠上著名城市的名稱爲某某市電影節(有的連城市都是默默無聞的),參展者只要花若干贊助費,其參展作品無須遴選即算爲入選並獲頒獎,這是商業行爲並不違法。諷刺的是,這同時也成爲無緣大電影節的特別小的團隊或個人想要把所製作的優秀記錄片、人文片、環保片、短影音與小品拿去做較爲正式展示的門路管道。

大陸人口多,電影票房大,所以外國知名製片商近常製作以中華爲題材的影片,或紛紛要與大陸製片商合作製片,中國的電影節也因此水漲船高,日益受到國際的重視和參與,這是好現象,而且還帶動一些想要成爲正規軍的短影音製作者,但也要千萬小心令人飄飄然的濫竽充數陷阱。

大陸央視《新聞聯播》經常報導中央政府的決策,從中可以感受到「全國一盤棋」政策的優勢,一方面要用適度的規模加大宏觀調控,另一方面要善用地方特色的動力去深化各地的發展(包括對誨淫誨盜影音內容之取締),兩者相輔相成,產生倍增效應。在財經與產業方面如此,在農村現代化與扶貧方面如此,在電影與文化方面更不能大而無當。

大陸人均預期壽命從十年前的74.4歲已提高到2021年的78.2歲,像北京市這様人口衆多的重炮型超級大都會,電影節之外更有國家級的藝術節,全市本身就有不少相當的冠軍產業與精彩文藝,文化市場也特別大,各種慶典、論壇、展覽等川流不息,連北京電影節的光芒四射也多少遮蔽了些製片歷史源遠流長的長春電影節的光彩。北京電影節歷來的成就,是在相關單位領導之下,彙集衆多不同職業專長的人們嘔心瀝血的智慧結晶與努力的亮眼成績,這是寶貴的人力資源庫,更是全球華人的驕傲。

但北京市若無電影節,其損失幾乎無關北京市大局,可是長春市雖有汽車、農產品加工、醫藥健康、裝備製造等高科技產業,設若沒有電影節,就像少了一大片什麼的,兩者對此差異很大。在全國一盤棋思想指導之下,何不犧牲小我成全大我,取消北京電影節,轉化北京市的相關人力資源與能量去支持長春國際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以及成長中有地方特色的例如平瑤國際電影節等,讓中國從電影節大國,更早成爲電影節強國。

有了北京市的牽頭,單兵獨鬥各自爲政的那些電影節想會被取消 (大學的電影節等於是人才培養基地,除外),從而都能同心協力支持國內爲數不多的幾個看好的電影節的發展。有道是,功成不必在我,若有此胸懷,又有北京市爲首的城市羣的衆志成城,業者必能成功跨越濫竽充數陷阱,中國成爲電影節強國,指日可待。(作者爲航太工程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