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護國神山的產業排擠效應(徐作聖)

臺灣半導體「護國神山」臺積電的傲人成就令人羨慕,但近來因擴廠計劃不斷,其耗費臺灣資源,包括專業科技人才等非常驚人,讓其他產業難有資源來發展,產生「產業排擠」的現象不容忽視。(圖爲總統蔡英文出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學創新研究學院揭牌典禮/總統府提供)

教育部最近很忙,忙着安排蔡英文總統出席全國大專校院校長會議,忙着處理大學因跟不上產業趨勢而停招的55個系,忙着覈准成立22個新系所,忙着安排疊牀架屋的「半導體產業學院」並覈實新進「加官進祿」的官員外,也忙着研究科技部轉型國科會、新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對大學的影響。另外還必須忙着高中「課綱修訂」、「母語教學」等政治導向的政策,確實忙得「不可開交」!

蔡英文總統建議大學應積極改革,並提出了具體建議,包括鼓勵學校發展個別特色、建立「產學共創」學院模式、促進技職教育發展,以及「2030雙語國家政策」等。蔡總統的建議是「舊瓶裝新酒」的老梗,了無創意,政府抱殘守缺規畫的老梗政策,卻要大學搞創新,會不會太沉重?

事實上,政府委任教育部接手產業轉型的任務無非是加強人才培育的力道,但無論怎麼看都像是個「外行領導內行」的作法。政府介入「產學共創」從來就是效果不彰的政策,產業轉型是個全方位的複雜工作,科技人才培育只是其中一環。政府趕流行、大內宣搞譁衆取寵、獨尊資訊科技,在既有體系中疊牀架屋獨尊特定領域科技教育,置正常基礎科教於不顧,其他STEM (科學、技術、數學、工程)及基礎科技教育的排擠效應怎麼安排?師資問題如何解決?政府過度樂觀是出於真心?還是另有盤算?

靠大學搞研發以促進產業轉型本來就不應該是政策的首選,政府官僚系統缺乏科技背景及產業經驗,以產學合作政策下指導棋,強力介入產業發展,確實值得重新檢討。臺灣學界創新資源有限,教育部凡事鉅細靡遺的官僚式管理更是技術創新的「真正阻力」。

政府這次的改革方向仍沿襲傳統的「供給面」線性思維:積極介入產學合作、設定特定產業族羣、設立專責機構等措施,恐有科技資源過度傾斜、分配不公的疑慮,造成所謂「荷蘭病」現象。在此政策架構下,學界拿了預算,大搞「嘉年華會」式的孵化加速、產學合作、技術移轉,但忽略了「真正的科技創新是掌握在少數菁英手上」,而不是「人多好辦事」打羣架的外行作法!

科技政策的制定必須與時俱進,隨着全球產業生態系統而調整,並創造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標。臺灣是全球資訊產業代工大國,半導體「護國神山」臺積電的傲人成就令人羨慕,但近來因擴廠計劃不斷,其耗費臺灣資源,包括專業科技人才等非常驚人,讓其他產業難有資源來發展,產生「產業排擠」的現象不容忽視。

雖然新興元宇宙產業讓業界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但「數位轉型」、「數位匯流」所衍生的社會、經濟、法律、智財權歸屬、技術轉型等問題也尚待規畫處理,絕非一句「產學共創」或產學合作可輕易帶過,全方位產業轉型的系統問題也必須同時檢討。

科技資源的分配更應注重在其公平性及適用性,人工智能及區塊鏈技術發展日趨成熟,碎片化、切片化、分佈式經濟的先導結構(precursor)已悄然形成,競爭優勢也由原來成本導向的大宗標準產品、普及化市場,逐漸發展爲以重視豐富內容的產品資訊爲依歸,追求以專業化、客製化爲基礎的智能經營,將製造與服務融爲一體,這些產業轉型的需求也遠非產學合作計劃所能逹成!

政府「產學共創」政策應該有創新前瞻的大格局,加速爲臺灣塑造一個「活化均衡」的生態系統,產業轉型的工作應由企業來完成,只要教育部能鬆綁若干限制,臺灣本身的教育體制已足以完成科技人才培育的工作,過度政策干預反而適得其反,達不到預期的共富目標。

(作者爲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管所兼任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