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國全球反恐20年得失幾何?(劉衛東)

911恐怖攻擊事件過了20年,紐約世貿遺址照例舉行追悼儀式,上千名罹難者親屬出席。(圖/路透社)

「9.11」事件的發生,給美國造成巨大的心理衝擊。恐怖分子用美國的飛機在美國本土發動襲擊,僅僅幾個人就給美國帶來巨大的傷害,讓美國忍無可忍,一定要進行全球反恐。然而,20年來,美國逐漸背離了打擊恐怖主義的初衷,從恐怖主義的受害者向恐怖主義製造者的身份轉變。歷經20年的反恐戰爭,美國究竟得失幾何?

美國得到了什麼?

在以反恐之名發動了阿富汗戰爭以及隨後的伊拉克戰爭之後,美國國內通過了一系列政策調整。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通過了愛國者法,即爲了配合反恐,犧牲一些公民的自由來換取所謂的安全。此外,在「9.11」之後,美國的反恐機制迅速強大起來,包括建立新的內閣級部門——國土安全部,該機構也確實卓有成效的實現了政府對它的預期,「9.11」以後美國本土再未發生大規模恐襲。從這個角度來說, 20年的反恐之路,美國也是有收穫的,這也是其最重要的一個收穫。

第二個收穫是,美國通過反恐戰爭,擴大了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小布希時期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曾說過,「美國之所以要打伊拉克,是因爲中東地區100年沒有發生任何變化。」言下之意是,百年以來中東地區始終沒有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宗教勢力一直處於統治地位。所以美國出兵伊拉克的目的之一也是爲了通過外部力量來迫使中東地區改頭換面。從效果看,美國沒有在中東地區掀起西方民主風暴,但至少在伊拉克建立了仿照西方民主模式的新政府,加強了與中東國家的聯繫,在政治,經濟,安全等方面也深化了在中東地區的存在,這也算是美國的一個收穫。

美國失去了什麼?

反恐戰爭20年,美國失去的要遠多於得到的,這也是美國國內的主流觀點。首先,國際格局發生了不利於美國的轉變。小布什上臺初期已明確把中國視爲主要對手。然而,「9.11」的發生使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美國的最大敵人變成了恐怖主義。美國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應對恐怖主義上,就無力再壓制中國的崛起,這客觀上給中國提供了一個「戰略機遇期」。經過20年的發展,中國大幅縮短了與美國的差距,同時一批中等國家也發展起來,世界從美國一枝獨秀演變爲典型的一超多強,這種格局轉換顯著降低了美國行使霸權的能力。

第二,「9.11」事件發生後,曠日持久的反恐戰爭,導致美國財政狀況大幅惡化。在柯林頓離任時,美國國庫有很大的盈餘。但是小布希上臺以後打了反恐戰爭,美國政府從財政盈餘轉變爲赤字,且赤字規模不斷突破限度。雖然財政赤字問題也受到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但反恐戰爭的大額支出是重要原因。有統計稱,美國反恐戰爭中的花費至少達3兆美元,這還不算後期的潛在投入。政府沒錢了,處理很多國內問題就會捉襟見肘,無形中也不利於社會矛盾的解決。

第三個損失就在於對美國國際形象的破壞。如果說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是「師出有名」,獲得了西方盟國的支持。但是一意孤行攻打伊拉克,就在其盟友間製造了分裂。也確立了美國不顧國際社會反對,爲了自身利益,以莫須有的罪名,肆意發動戰爭的形象。此後即使在西方世界眼裡,美國也不再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國家。美國的反恐戰爭還帶來了大量人道災難,給有關國家留下千瘡百孔,救世主的形象蕩然無存。此外,美國主導的反恐戰爭拖延了20年,財力人力損耗巨大卻仍未達到預期成果,也對其強國形象造成衝擊。

拜登政府宣佈完成從阿富汗撤軍,體現出其爲了追求自己的目標,不顧現實的一種傾向性。拜登提出的撤軍理由,包括不能繼續在那裡消耗美國的力量,要集中精力應對中國等,表明其還是在遵循所謂的美國優先原則。繼續在阿富汗駐留,對美國來說已經沒有獲益空間,相反是白白損耗美國的國力,也與其戰略部署的重點不符。

雖然美國的全球反恐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是恐怖主義對於世界的威脅已不是當今主要的國際矛盾。恐怖主義不會消失,仍存在滋生的土壤。從價值層面說,是美國的霸權激發出的種族仇視;從物質方面說,是貧困落後催生出的毒瘤。如果想消除恐怖主義,一方面,美國必須改變它的國際政策,不能夠凡事都通過武力來解決,不能再通過這種單邊的手段強行推行自己的政策。另一方面,如果想維持一個地區民衆的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改善他們的生活,提高他們對美好的生活預期,這樣的話他們就不會願意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去達成一個目標了。(作者爲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