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美麗的口號,管用嗎?(李貴敏)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臺北市攝影記者聯誼會提供/楊亞璇臺北傳真)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日前接受專訪時表示,未來若經濟持續成長,將拿歲計賸餘10%來爲40歲以下的年輕人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困境。

賴副總統話說得好聽,但實務上只有在年度「歲入」超過「歲出」時,纔有「歲計賸餘」。此外,對於「歲計賸餘」的使用,預算法第23條也明定:「政府經常收支,應保持平衡,非因預算年度有異常情形,資本收入、公債與賒借收入及以前年度歲計賸餘不得充經常支出之用」及「經常收支如有賸餘,得移充資本支出之財源」。亦即,只有發生異常情事,以前年度的「歲計賸餘」纔可充當經常支出使用,且須透過編列預算才能執行運用。

可見,賴副總統雖然也曾任行政院長,但對於國家財政及相關實務,顯然不太瞭解。否則,豈不知其所畫的大餅落實的過程至少耗費3年。畢竟,籌編預算時,尚不知該年度之歲計賸餘;只有等年度結束決算後才知道。簡言之,賴清德的這個美麗口號,根本就是看得見、吃不到!

就此,從立法院審查「中央政府疫後強化經濟與社會韌性及全民共享經濟成果特別條例」時,行政院主計長就曾表示「111年度稅收超收須俟112年7月底審計部審定總決算後纔可確定」足以證之。

再者,近來民進黨政府爲了選舉,日前已祭出兩千多億利多政策,也就是拿年度預算的十分之一來打政權保衛戰,而遭專家學者斥爲「政策買票」。殊不知,截至112年12月15日,中央政府債務未償餘額5兆8488億元,平均每人負擔國家債務25萬元。也因此,民進黨政府偏好的撒幣式補貼,雖然是小確幸,其代價卻是由後代子孫承擔債務。

爲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請執政者別再濫用國家資源,也請遵守財政紀律!(作者爲立法委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