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莫扎特與杜甫之聖 貝多芬與李白之仙(趙爾東)

在詩詞文化創作數量上能與西方音樂創作相比的,應是中國的詩詞,例如中國詩人杜甫(712~770)創作了1400多首詩詞,李白(701~762年)創作了近1000多首詩詞等。圖爲示意,動畫《長安三萬裡》點燃唐詩熱。(摘自網路)

世界人民因語言文字的不同而各有幾乎是無數的偉大文化鉅獻,例如大致同年代的東方湯顯祖的牡丹亭、吳承恩的西遊記,和西方莎士比亞的漢姆拉特王子、蕭伯納的選集等。

此外,堪稱數百年不世出的中外音樂家與詩人也有不少,例如在東方的屈原(西元前340年~西元前278年)如離騷等、阮籍(西元210~263年)如滕王閣序等、嵇康(西元224年~263年)如廣陵散(一說是出自阮籍)等、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 如霓裳羽衣舞等、唐代張若虛(約647年~約730年)如春江花月夜等。

又例如在西方的巴哈(JS, 1685~1750)如G弦詠歎調等、韓徳爾(1685~1759)如水上組曲等、交響樂之父海頓(1732~1809)如驚愕交響曲等、 莫札特(1756~1791)如魔笛等,貝多芬(1770~1827)如第九交響曲等、蕭邦(1810~1849) 如華麗大圓舞曲等。

中國的成熟音樂創作比西方的早了上千年,流傳至今的數量則相對寥寥無幾,好似在原地踏步,遠不如西方的豐富發達,上千年的先民智慧結晶如 鍾、罄、箏、簫、笛、弦等,至少近數百年來,沒有長進到如西方鋼琴管風琴者,可謂音樂貧窮,連徽班進京兩百年的京劇,也用引進的胡琴琵琶。看來中國需要藉助西方古典音樂扶貧,西方僅莫札特一人在其短暫的人生中一共創作了六百多部作品。

究其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除了戰亂,最爲重要的原因當屬中國古典音樂首重演奏者的高山仰止的意境,與行雲流水的指法,寓意雖高,不過孤芳自賞,缺少傳承音樂的方法,中國沒有發展出類似西方五線譜那樣全音階的科學記錄方式,雖有宮、商、角、徵、羽五聲音階規律與不少韻賦物理學研究,只記載了吹奏撥弄手法,少能對位和音者,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國音樂理論的發展與創作。反觀西方,很早就發展出科學的記載音樂方法如五線譜等。西方古典音樂雖源於皇家宮廷,卻面向大衆而流傳廣被,惠及後世音樂的多元發展與創新。

其實中國先賢早有禮、樂、射、御、書、數六藝的公民素質明訓,多種因素導致近代中國人對禮育、音育和體育的重視普遍不足,直到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之後,纔有較明顯提升。

兩千年前是中國思想諸子百家的黃金時代,17到18世紀是西方哲學與古典音樂的黃金時代,都對其後世人文化有空前絕後影響。在音樂方面,即使在近代的中國,也不缺大師級的音樂家,從抗戰時期的黃自、聶耳、冼星海、劉雪庵等,他們在西方音樂理論的基礎上,用自己才華,創新的加入中華民族元素,爲當時的激勵士氣,凝聚國人團結自強,作出貢獻。

中國曆來在音韻學方面的研究大有其人,例如較爲古時的《詩韻集成》以及後來的例如章炳麟(1869~1936)、羅常培(1899~1958)、高本漢(1889~1978,瑞典漢學家)、 趙元任(1892~1982)、以及現代較少爲人知的喬雲棟(1889~1995)等,喬雲棟先生於1986年在臺灣中華書局出版的《樂爲徳之華》的論述中提出音樂有「樂義、樂聲、樂徳、樂語、樂舞、樂律」六種元素的詳細解說,發人深省。

而近年來中國各地方戲曲越來越受重視普及,例如京劇、崑曲、黃梅調、說書評彈、京韻大鼓、河南梆子、少數民族音樂、大陸央視詩詞大會等都展現了中國詩詞文化之美。

但現在西方古典音樂在華基本上只存在於一些頂尖音樂院校,大陸一線大城市常有國際知名交響樂團來華演出,可惜演出場數都與14億的人口太不成比例,不過大陸現約有70萬個行政村,其中近99% 都有圖書館、文化站等相應場所,先不求頂級音響效果,也無需另興土木,就能適合廣泛引進費用較低、不一定是知名的西方交響樂團、和國內的演奏中、西音樂的樂團演奏,何況一部分行政村已經擁有體育場館、劇場、影劇院、當更能普及國民音樂素質,有助於中國音樂「脫貧」,並夯實偉大的民族復興中國夢。

在詩詞文化創作數量上能與西方音樂創作相比的,應是中國的詩詞,例如中國詩人杜甫(712~770)創作了1400多首詩詞,李白(701~762年)創作了近1000多首詩詞等。

可以說,他們彼此年代雖然跨越近千年,老少都能懂的莫札特與杜甫的 「聖」,和幾近瘋狂的貝多芬與李白的「仙」,彼此堪稱絕配。

他們留下的文化遺產,不僅讓後人享受不已,而且始終是讓世人產生希望的一個火炬。

(作者爲航太工程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