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習近平訪俄的和平之旅(趙會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日訪俄3天,21日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正式會談,白宮表示關注「習普會」結果,並明言「美國不支持此時停火的呼籲。」圖爲2019年習近平(左)與普丁(右)在莫斯科會談。(新華社)

2023年3月20-2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稱習近平主席此訪是友誼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由於俄烏衝突已1年有餘,衝突長期化趨勢顯著,外界對於習近平的和平之旅充滿期待。

迎難而上

中俄兩國是鄰國和主要的新興市場國家,也是全面戰略協作夥伴,兩國元首之間始終保持着密切交往,每年都不止一次見面。2022年普丁總統訪華後,習近平主席與他曾在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上會面,但尚未回訪。此次訪問是習近平再次當選國家主席後的首訪,也是一次例行訪問。

然而,這次訪問尚未啓動就已經被西方媒體貼上了標籤,認爲是支持普丁的訪問,更有甚者稱中國對俄羅斯提供軍援,中俄結盟等,目的是綁架中國。另外,當下俄烏雙方陷入消耗戰和持久戰,都對未來獲勝信心滿滿,執意要在戰場上一拚高下,對於政治談判解決衝突的意願都不強烈。外界普遍認爲中方此時勸和促談,恐難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主席決定訪俄,顯示出中國外交不受第三方干擾和脅迫的獨立性,推動世界和平發展的擔當。

勸和促談

烏克蘭是中國的戰略伙伴。實際上,中國與烏克蘭也保持着密切的溝通。3月16日,中國外長秦剛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進行了通話,就烏克蘭危機交流了看法。圍繞推動烏克蘭危機的解決,習近平曾先後提出「四個應該」、「四個共同」和「三點思考」。中國外交部發布了《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全面系統闡釋中方關於烏克蘭危機的立場,並得到俄烏雙方的積極迴應。

中國之所以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都保持密切的溝通以及反覆呼籲政治解決危機,是因爲:中國重視發展與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友好關係;中國的傳統文化倡導兼愛非攻、親仁善鄰、以和爲貴、和而不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外交長期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主張大國與小國相處,要平等相待,踐行正確義利觀,義利相兼,義重於利;中國從國家利益出發認爲,只有和談才能防止核戰爭,纔有利於維護中國的國家安全。中國深知,和平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容易之事。然而,只有止戰和談才能避免更多的無辜生命被犧牲和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災難。

習近平指出,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裡,越來越成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因此,中方願意傾聽衝突雙方的立場,努力尋找雙方的共識,推動雙方走向政治解決衝突之路,爲緩和分歧和矛盾以及防止衝突升級與外溢作出貢獻。

締造和平

中國不僅是和平的倡導者,也是和平的締造者。一直以來,在敘利亞、伊核、巴以、阿富汗、朝核、南蘇丹等熱點問題上,中國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積極勸和促談,爲問題的解決發揮了重要建設性作用。不久前,中國又促成了沙烏地和伊朗恢復外交關係。中國希望在調解烏克蘭危機的過程中繼續擔任和平締造者的積極角色。

俄烏衝突爆發後,中方從未對其他國家進行說教和脅迫,或者煽風點火鼓動對抗,從未向衝突當事方提供武器和發戰爭不義之財,也從未與其中一方結盟對抗另一方,更沒有在世界上搞集團政治和掀起地緣政治衝突。相反,中國多次向烏克蘭提供人道主義援助。3月6日,中方宣佈將捐款20萬歐元用於保障烏克蘭核設施的安全。

當下的中國已經開啓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更加重視站在絕大多數國家共同利益一邊,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力度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方的立場和努力受到大多數國家的歡迎。相信習近平的訪問將在推動中俄合作造福兩國人民的同時,也會推動兩國關係作爲新型國際關係的典範惠及絕大多數國家的人民和造福世界。(作者系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烏克蘭室主任研究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