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縣市合併不應是權謀的機關算盡(鄭正鈐)

林智堅曾表示只談竹竹合併,不談苗栗,原因居然是「自己對於苗栗沒有那麼熟悉,不敢對苗栗多說什麼」引發輿論爭議。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到新竹縣說:不容許民進黨爲一人之私搞新竹縣市合併。(羅浚濱攝)

新竹市長林智堅拋出新竹縣市合併議題,接連引發討論,同時也引來諸多質疑。我們都支持與促成大新竹的發展,但縣市合併牽涉整體區域發展與國土規劃,需要充分討論。若是爲了政黨選舉利益,或是個人出路的謀劃,而運用國會的多數來輾壓,這種合併不但是政治上的圖利,更是權謀的機關算盡。

新竹縣市合併議題,從初始階段獲得注意與支持,隨着各種論述提出,反對的聲音也開始突出。民進黨除了在官方臉書明言,縣市合併升格是「時勢所趨」,也在中常會提出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先行」的主張。但新竹縣市合併升格涉及修法,尤其在林智堅表態屆滿繼續參選之下,民進黨完全無法避開「因人設事」的質疑。

而林智堅提出竹竹縣市合併升格的三個關鍵因素,立論也十分薄弱。他強調縣市合併,第一、竹科可以大展身手;第二、事權統一;第三、統籌分配款不公平。除了竹科的治理層級爲中央非地方之外,另外兩個因素皆以個人管理角度,而非整體國土規劃與區域發展的角度看待縣市合併問題。

林智堅認爲,全球供應鏈重組,新竹科學園區扮演了關鍵角色,大新竹應重組,做竹科後盾。然而新竹科學園區成立41年來,從資通訊發展到半導體產業,開枝散葉,帶動臺灣的產業競爭優勢,但成功的關鍵並不在於是否設立成爲直轄市。

若要成爲竹科實質的後盾,亦非縣市合併升格便能力所及。中央政府必須要以全球競爭的視野,完善人力與投資環境,除了解決缺地、缺水、缺電、缺工及缺人才的五缺問題之外,同時要將臺灣半導體業提升到國家重大創新與產業規劃層級,積極擴展強化競爭力。

況且若如林智堅所言「只要合併後,竹科這個科技的巨人、經濟的巨人,就能在國際舞臺大展身手」,那麼蘇貞昌9月初分赴屏東與嘉義,宣佈在當地設立科學園區,屏東與嘉義是否也應一併合併升格,否則當地科學園區豈能大展身手?

另外,縣市合併升格所牽動的核心問題便是資源分配,中央統籌分配款61.76%分配直轄市、24%分配縣(市)、8.24%分配鄉(鎮、市),六成的資源都分配給直轄市,直轄市之外的縣市全都窮兮兮的。但晉升爲第七都之後,資源的分配就會合理了嗎?即便六都佔了統籌分配款的6成,但六都之間也並非分配得個個心服口服,不是嗎!

我國財政資源長期存在分配不公問題,不但影響地方均衡發展,更與統籌分配稅款爲確保地方財政自主的立法精神並不相符,因此,財畫法的修正更是當務之急。

我們都支持讓大新竹地區朝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若單獨只談新竹縣市合併升格,不但忽略區域發展的整體考量,且苗栗也將成爲臺北至臺中之間,唯一的非直轄市,將嚴重壓縮苗栗的資源和空間。

林智堅在參加節目訪談時,曾表示只談竹竹合併,不談苗栗,原因居然是「自己對於苗栗沒有那麼熟悉,不敢對苗栗多說什麼」。原來國土規劃、區域發展都不在林智堅的視野中,他只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到自己畫的圈圈。

林智堅不但忘記新竹科學園區轄屬六個衛星園區中,竹南、銅鑼科學園區與新竹生物醫學分別位於苗栗縣、新竹縣。他還忘記科學園區的發展讓苗栗縣的頭份、竹南等地,吸引許多竹科工作的年輕人至苗栗居住,大量的年輕人每日通勤至新竹工作,早讓竹竹苗成爲共同生活圈。

縣市合併升格雖可獲得更多的資源,但同時也要面對城鄉均衡、城鄉融合、城市發展等都市治理更復雜的結構性問題,因此必須詳細規畫評估並凝聚地方共識。但若爲了政黨選舉利益或是趕着讓個人的出路有着落,捨棄整體區域均衡發展考量,而急就章的合併,對於臺灣整體發展反而會造成不利的影響。

(作者爲立法委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