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證券年內第四單折戟:兩輪問詢後,貝利特化學終止IPO

又一家海通證券保薦的IPO項目折戟。

3月19日,深交所發佈公告,由於貝利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貝利特化學”)及保薦人海通證券申請撤回發行上市申請文件,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決定終止對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主板上市的審覈。

2023年6月,貝利特化學遞交深市主板申請,次月收到首輪問詢,今年1月22日進行首輪問詢回覆,2月收到第二輪問詢,3月選擇撤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貝利特化學已是海通證券年內第四家撤回的IPO保薦項目。

要求說明募投項目擴產的必要性

官網資料顯示,貝利特化學成立於2003年,是一家主要從事氰胺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新菸鹼類殺蟲劑農藥中間體甲基硝基胍、咪唑烷、噁二嗪、氰基乙酯以及雙氰胺、硝基胍、硝酸胍和氰氨化鈣,廣泛應用於農藥、醫藥、塗料、化肥、電子、紡織印染等多個領域。

招股書披露,貝利特化學目前爲國內氰胺行業內產品較爲豐富、產業鏈較長的生產廠商。據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工信局統計,按2020年至2022年產量合計數計算,公司氰胺精細化學產品咪唑烷、噁二嗪、硝酸胍產量均位居國內第一。

2020年至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貝利特化學分別實現營收約6.58億元、9.89億元、11.45億元、4.45億元,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約2675.35萬元、6619.99萬元、13620.05萬元、2689.54萬元。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較2022年同期分別下降23.23%和51.96%,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較2022年同期下降56.14%,貝利特化學稱業績下滑主要系產品價格下降所致。

已公佈的第一輪問詢中,監管部門提出了16個方面的問題,要求貝利特化學說明以發行人爲對賭主體的相關條款是否已全面清理,是否存在爭議及法律風險;說明業務模式是否成熟,並結合行業發展週期、業務模式、業績波動情況(含期後業績情況) 等,說明發行人是否屬於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貝利特化學被要求說明募投項目擴產的必要性。在目前市佔率較高的情況下,貝利特化學被要求說明是否存在因市場空間較小導致未來成長性受限的風險,並論述募投項目擴產的必要性;貝利特化學各細分產品產能利用率波動較大,要求說明產能利用率波動原因,結合下游行業需求、行業政策變化、產品競爭力、市場新增產能規模等說明發行人是否具有消化募投項目產能的能力。

海通證券年內已撤4單

澎湃新聞注意到,2024年以來,已有4個海通證券保薦的IPO項目的審覈狀態變更爲“終止”,均主動撤回IPO申請。

除貝利特化學項目外,還包括澎立生物醫藥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澎立生物”)、大連科利德半導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科利德”)、常州晟威機電股份有限公司。

招股書資料顯示,澎立生物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最早聚焦於創新藥臨牀前藥理藥效學評價服務的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公司(CRO)之一。2023年3月,澎立生物向科創板提交IPO申請,今年2月,澎立生物及保薦人海通證券已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

科利德是國內專業的高純半導體材料供應商,主要從事電子特種氣體及半導體前驅體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23年6月,科利德向科創板提交IPO申請,今年2月,科利德及保薦人海通證券申請撤回上市申請文件。

除了年內有多個項目撤回,海通證券還領到多張罰單。

1月8日,深交所發佈《關於對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監管函》顯示,海通證券因在江蘇沃得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IPO項目中,存在未履行盡調職責、信披準確性未予充分覈實、未經同意改動招股書等多項違規行爲,深交所向海通證券以及保薦代表人陳城、景煬下發監管函。

1月29日,上交所向海通證券下發了2張罰單。因海通證券在IPO保薦項目中存在履職盡責明顯不到位、投行質控內核部門未識別項目重大風險及對盡職調查把關不審慎等缺陷,IPO項目保薦代表人晏瓔、謝丹被通報批評;海通證券、時任保薦業務負責人姜誠君、時任內核負責人張衛東、時任質控負責人許燦同步被採取監管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海通證券曾在2023年因多個IPO保薦項目一“督”就撤,被上交所處罰。而與往常不同的是,上交所此次針對海通證券的罰單力度較大,業務部門負責人罕見同步領罰單;二是,監管關口大幅前移,涉及的IPO項目在受理階段被現場督導。

上交所近日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全面註冊制實施以來,發行上市受理把關環節正快速趨嚴,交易所已開始有針對性地對部分風險較爲集中的申報項目予以重點關注。例如,上交所在受理階段關注到部分項目爲第2次申報,存在若干存疑事項尚待覈查,並且其保薦機構海通證券此前存在多次“一督即撤”情形,從一貫到底、一嚴到底、一查到底的角度出發,在受理環節發起現場督導,將監管關口大幅前移,堅決樹立起“申報即擔責”的高壓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