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看世界》中國提升國際話語權依然任重道遠(劉衛東)

美國無疑是目前擁有最強國際話語權的國家。(圖/Shutterstock)

國際話語權主要指在國際上主導輿論的能力。要具備這種能力需要滿足幾個條件。一是這個國家地位重要,且擁有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國際聲望,其言論一出就會受到重視;二是這個國家在國際社會上具備強大的新聞採集和傳播能力,或者是主導着互聯網世界上的人際溝通交流平臺;三是這個國家時常會主動發聲,甚至會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輿論。這些條件並非要同時具備,實際上滿足其中一個條件就有助於提升國際話語權。

美國無疑是目前擁有最強國際話語權的國家,首先是因爲上面說的三個條件它都具備了。此外,美國還具有一些特殊的優勢,如其媒體與政府之間互不隸屬,媒體成爲政府行爲的可靠監督者,這顯然有助於提升外界對美國媒體的信任度,由此也變相增大了美國的國際話語權。

再如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主導了以往的世界科技進步,作爲先行者自動就獲得了制定規則的特權,這不僅使英語成爲國際輿論的通用語言,而且也推動美國的傳播效能遠遠走在世界的前面。但其國際話語權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會因其言行而受到影響。美國在發動伊拉克戰爭時指鹿爲馬;川普政府在抗疫過程中信口開合,屢次發佈反科學的言論;拜登政府不斷利用發佈虛假信息服務於自身的戰略利益,這些行爲都會降低美國政府的信譽,損害其形象,自然也會拉低其國際話語權。別人不信你了,權力自然就消散了。

隨着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爭取獲得更大的國際話語權也成爲我們追求的目標。國家領導人多次倡導國內各界要積極主動對外發出「中國聲音」。但在確立指導原則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結果爲導向,想方設法儘快取得實效。各級涉外機構的發言人如果能更爲坦誠,直面現實問題;各大媒體如果更善於講好個人故事,以國際社會更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做好對外傳播工作;對外媒記者如果能更爲開放包容,爭取利用他們的渠道來爲我們發聲;對國內學者的跨國研究和接受外媒採訪等活動如果能加以鼓勵推動;如果能爲國內外民衆在相同的自媒體平臺上討論各自關注的議題提供便利,從而使得全民都可以成爲中國對外發聲的使者,那麼我們的國際話語權一定會取得質的飛躍。

(作者爲中國社科院美國所研究員)

(本文來源《海外看世界》,授權中時新聞網刊登)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