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中線 過時的冷戰思維

空軍F-16戰機監控共軍轟六畫面。(國防部提供)

近年來,大陸派遣機艦經過臺灣周邊海空域已漸成常態,而舉凡有共軍用機艦縱向通過臺灣海峽,我方對其動態報導,莫不聚焦於共軍的機艦是否越過了海峽中線。但是海峽中線的概念,其實是一種過時的冷戰思維,已經難以作爲臺灣安全真正的屏障

心理戰慣用手段

由於臺灣海峽國際水道,而臺灣與大陸各據海峽一方,大陸機艦自有權利在臺灣海峽內航行,但爲了尊重雙方在海峽內所形成的默契,避免對方誤判,引發不必要的糾紛,以致有所謂的「海峽中線」,做爲區隔雙方活動航行的抽象分界

基本上大多數的時間內,雙方尚且遵循此一行爲規範。然而,一旦一方打破這個默契,越過了海峽中線,就很容易被解讀爲向對方傳達特定訊息。於是軍用機艦越過海峽中線,便成爲大陸向臺灣實施心理戰慣常使用的一種手段。

海峽中線由來已久,這是延續自國共內戰軍事對抗局面的一種產物。最早提出在臺灣海峽具體的行動規範界線者,爲1950年代的美國空軍戴維斯准將,他在臺北擔任美國空軍第13航空特遣隊指揮官任上,劃出了所謂的「戴維斯線」,大陸軍機一旦越過該海峽中線,美軍將視爲有敵意得加以攻擊。

該線同時也用來規範美國空軍在臺海空域的行動。當時美軍對於涉入國共內戰的局面戒慎恐懼,深恐被拖入與大陸的武裝衝突中,釀成美中大戰。故而美軍嚴格規範飛行員,儘可能不飛進入接近大陸沿岸的海空域,以規避和大陸軍機軍艦接觸的機會。

只是,用一條具體的座標線來規範進出本區域的海空機艦的活動,在1950年代時有其實質戰術意涵。當時導引飛彈尚未普遍成爲攻擊手段,欲摧毀、殲滅對方的機艦,只有趨近至槍砲的有效射程以內始能達成,而這種接敵的距離通常都在視距範圍內。因此欲規避不預期的接觸,是有必要畫出具體的限制範圍。

然而,飛彈大規模運用於海空戰之後,視距外精準打擊成爲作戰的常規手段,接戰的距離則進行了擴張,接戰的時間則緊迫壓縮。具有敵意的對方機艦,欲對我方構成威脅甚至進行實質的攻擊行爲,不必越過海峽中線即可辦到。就軍事而言,海峽中線確實已失去了舊有在戰術上的意義。

今日隨着現代海空戰的形貌越趨先進,以臺海周邊的軍事地理形勢而言,戰端一起,敵人進犯的路徑已不再限於通過臺灣海峽,臺灣鄰近的南北緣海都是共軍接近與投射其火力的路徑,臺灣海峽並不是唯一的戰區所在。

而以現代先進的海空作戰系統的特性而言,臺灣海峽狹促的空間反而限制了戰力的發揮,因爲現代尖端的遠攻打擊武器需要寬廣的作戰空間,以提供預警與發揚火力必要的前置空間。以這個面向而言,共軍除非執行目標明確的軍事行動,否則越過海峽中線反而使其處在不利的戰術態勢底下。

僅具政治意涵

因此,海峽中線現時僅具有政治上的意涵,已沒有軍事的實質作用。這樣的政治意涵,卻供給了大陸對我實施威懾與心理戰的良好手段。國防部應該廢止用海峽中線來作爲評斷大陸機艦動態意圖作法,而以其作爲是否能對我造成實質的威脅,來鑑別大陸機艦的行動性質,假如共軍通過臺海只是一般無害航行,即便越過了海峽中線亦無須大驚小怪,如此即可打破大陸屢用軍機越過臺海中線,頻頻對我實施恫嚇的政治意圖。(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研究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