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學人工繁殖花枝 數萬種苗受精卵放流助覆育

海洋大學人工繁殖花枝種苗量產技術突破。(圖/海洋大學提供)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耗時2年研發成功花枝繁養殖技術與種苗量產技術,目前已經掌握虎斑烏賊、擬目烏賊及真烏賊等3種具高經濟價值花枝的完全養殖技術,同時連續兩年成功量產,培育數萬種苗及受精卵進行放流,對花枝漁業資源的回覆有重要的貢獻,同時將可帶動養殖產業發展

海洋大學表示,近年來,因爲人爲活動全球氣候變遷影響下,不僅海洋生態系統受到衝擊、漁業資源日益枯竭,根據漁業年報統計,近十年來花枝產量已減少80%,出現嚴重警訊

海洋大學透過漁業署「臺灣沿海藍色經濟成長推動計劃」,在新北市政府漁業及漁港事業管理處的協助下,在貢寮海大的「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成功繁殖花枝與培育大量種苗,同時也輔導南部養殖業者進行花枝的種苗培育,估計將來可以爲養殖產業創造數千萬的產值

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德華博士指出,目前中心已嘗試4種臺灣重要經濟性花枝的繁養殖工作,分別爲虎斑烏賊、擬目烏賊、真烏賊及日本無針烏賊等。其中,除了日本無針烏賊活體種原取得不易之外,其餘種類之繁養殖技術皆有所掌握。虎斑烏賊更是已經達到量產規模,連續2年生產種苗超過數萬尾。去年已經放流1萬尾種苗及5千顆受精卵,今年5月16日上午將在新北市貢寮擴大放流2萬5千尾種苗及1萬顆受精卵,希望幫助花枝漁業資源回覆。

徐德華強調,花枝養殖的困難主要在於養殖成本較高,並且缺乏大規模繁養殖所需要的種苗、養殖器材與操作流程。因此海洋大學特別配合漁業署的規畫,一方面進行資源放流,另一方面開發量產技術並輔導業者進行人工養殖。

徐德華說,目前除了放流用種苗在貢寮的海大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生產外,養殖所需要之種苗都輔導南部養殖業者培育,由於南部養殖產業鏈發達,餌料取得較爲容易,希望在南部發展花枝養殖產業,飼養過程中的水質控管則透過藻水及簡易的水處理設備處理,可以大幅減少成本,有助於降低養殖門檻。此外,在種原取得、受精卵孵化、餌料生物與種苗養殖所需的設備與操作,亦以簡單、經濟爲原則,輔導養殖業者進行人工種原的培育。

海大校長清風表示,臺灣是養殖大國,海洋大學在全球養殖科技發展佔有領先地位,對於國內養殖產業發展更是肩負重要的責任與使命,未來在海大貢寮水生生物研究暨保育中心將持續進行各種類花枝的繁養殖研究,並同時搭配族羣遺傳及育種工作,一方面保存花枝種原並增進海洋資源,另一方面選育優良品種協助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