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用打的才聽話?剖析父母「4種教養方式」小心養成媽寶

▲不同家庭孩子教養方式不一樣。(圖/翻攝自pixabay)

文/肯.羅賓森, 盧.亞若尼

1960代早期,心理學家鮑姆萊德(Diana Baumrind)進行了一項廣泛的調查研究,發現父母的教養風格主要可分爲三種。三十年後,麥柯畢(Eleanor Maccoby)和馬汀(John Martin)以鮑姆萊德的研究做爲基礎,提出第四種教養風格。

這四種教養風格也就是專制型、恩威並重型、放任型和忽視型。

1.專制型

專制型的父母要孩子無條件遵守自己立下的種種規定,沒有讓孩子討價還價的餘地,也不解釋爲什麼要這麼做。孩子如違反規定,則會遭到嚴厲的懲罰。專制型的父母要孩子服從命令,而且不得提出疑問。研究顯示,專制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通常能達成父母的期望,然而比較不快樂,也常有人際關係問題

2.恩威並重型

恩威並重型的父母也會要孩子遵守自己立下的規定,但比較願意解釋爲什麼要這麼做,能跟孩子討論,讓孩子適應。一旦孩子違反規定,則認爲這是指導的好機會,會以解釋來替代處罰。

恩威並重型的父母希望孩子能依照自己立下的原則去做,然而也知道這些原則只是過程。恩威並重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子女最快樂,社交關係也最良好,日後成功的機會也比較大。

▲恩威並重型的父母希望孩子能依照自己立下的原則去做。(圖/番攝自pixabay)

3.放任型

放任型的父母對孩子很寬容,常把孩子當成是自己的同輩朋友,很少立下規定要孩子遵守,對孩子也沒有很多期望。他們會努力滿足孩子的需求,給孩子很多愛,而不管後果。放任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往往討厭權威,在學校的表現也比較差。

4.忽視型

忽視型的父母則不負擔教養責任,認爲孩子有東西吃、有地方住就好了,給孩子的培育或指導少之又少。因此,忽視型父母的孩子往往長大之後有自制和自尊的問題,也比較不快樂。

除了上述四種,還有一種極端,則是所謂的直升機父母。這是用來形容那種過度介入或保護兒女生活的父母:盯着孩子的一舉一動,老是待在兒女旁邊,以免他們跌倒或受傷,甚至會幫孩子做家庭作業,如果老師或其他學生影響孩子的自尊則立刻衝到學校興師問罪。

印第安納大學心理學家梅諾(Chris Meno)論道:「如果你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掙扎,他們就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對自己的能力信心,而且自尊會受到影響。孩子若是被過度保護,不知道挫折滋味,就會變得恐懼失敗,也害怕自己讓別人失望,日後可能因爲自信不夠和恐懼失敗陷入憂鬱或焦慮。」

▲孩子的性格不同,不見得同一種教養方式都適合所有人。(圖/番攝自pixabay)

看着這幾種教養風格,你可能會說:「顯然,我必須做恩威並重型的父母。」的確,恩威並重型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似乎比較可能擁有快樂、成功的人生。但你必須記住幾件事: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這種教養方式。

教養風格和你的成長過程、背景環境有關。此外,你的孩子或許有特別的需求,使你難以採取恩威並重的教養方式。每一個人都不同,我們的孩子也是。 你對每一個孩子的好、給他們的自主權和陪他們的時間不一定相同,而你們的關係也會隨着時間改變。孩子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需求的東西都不一樣,你的做法也必須有彈性

在他們需要時,給他們所需的東西,你不會一再使用同一套腳本。教養就像打籃球,每次中場休息,你都得想想新的策略。有時訂下規則,堅持孩子無條件遵守是最好的做法。例如在孩子很小而且涉及安全問題的時候,你的解釋可能反倒會爲孩子帶來焦慮。

無法認同忽視型的教養和直升機父母,所以現在先跳過。最自然的教養方式或許是其他三種的結合。如果你強迫自己採取某種和自己個性格格不入的教養方式,可能對你和你的孩子都沒有好處。你也得了解另一半的教養風格,因爲孩子也會受到他們的影響。

本文摘自《讓孩子飛》/肯.羅賓森, 盧.亞若尼卡(國際知名創新、創造力人力資源專家)/天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