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討厭父母說的5句話,希望你一句也沒說過

在《好父母的說話之道》一書中,有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父母掛在嘴邊的口頭禪,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難以預料影響。

高超的溝通方式,能讓親子關係更進一步;

不當的遣詞用句,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心寒。

孩子普遍討厭父母說這5句話,要是你經常說起,一定要留意。

在《父母對話青春期》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上初一的兒子房間突然傳來悶響,媽媽連忙跑去看怎麼回事,發現兒子把書包摔在地上。

媽媽看到這情形,連忙問道:“這是怎麼了?”

兒子氣呼呼地說:“不用你管!”

媽媽急了,跟他說:“有什麼事也不能摔書包啊。”

兒子這才道出實情:“老師就知道留作業,到明天天亮都寫不完。”

聽了兒子的話,媽媽來了句:“我早跟你說放學就抓緊時間寫,磨磨蹭蹭到現在,寫不完怪誰呀。”

這話無異於火上澆油,兩人又互相嗆了幾個回合。

兒子更加不開心,大聲嚷嚷着:“就知道叨叨叨,走開,不用你管。”

這位媽媽的本意是關心兒子,沒想到卻給兒子本就焦慮的心,又增添了新的煩惱。

作家金惟純曾說過:“千萬別再說‘早就跟你說過了’,尤其是對孩子和員工。”

爲什麼呢?

因爲這句話的言下之意,是證明自己是對的。正因爲對方沒有聽話,所以現在出錯了,有種推卸責任的意味。

這樣甩鍋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澆滅對方的熱情,打擊對方的自信。

下次,不妨把“我早就說過了”換成“我能幫你做點什麼”,家庭氛圍一下子就不一樣了。

博主@鄭念分享過自己的經歷。

小時候,同桌看她長得有些胖,就給她起外號,叫她“豬八戒”,還慫恿其他同學不要跟她一起玩。

每次下課看着其他女孩子一起跳皮筋時,鄭念就特別羨慕。可等她跑過去時,大家又不理她。

她覺得自己被欺負了,於是回家跟爸爸訴苦,沒想到爸爸只是輕描淡寫來了句:“哎呀,這點小事有什麼好生氣的!”

那一刻,鄭念覺得爸爸一點也不理解自己,也不愛自己,爲此難過了好久。

從那以後,她變得愈發孤僻,不在任何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身邊也沒有特別親近的朋友。

有時候,父母眼裡不足掛齒的事情,在孩子眼中可能至關重要。

要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真實情緒,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孩子的生活,只會和孩子漸行漸遠,成爲“最熟悉的陌生人”。

有研究顯示,人的情緒和大腦前額葉關係密切。

當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這個區域發育比較慢,所以需要通過強烈的情緒來表達情感。

父母該怎麼對待孩子的情緒呢?

關鍵是傾聽,要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理解的、支持的、看見的,讓他們知道父母是跟自己站在一起的。

哪怕這麼做無法改變現狀,但他們的內心會更有底氣和安全感。

“你看看你們班某某多厲害,看看人家成績多好!”

從小到大,我們一定聽過不少類似的話,也都遇到過“別人家的孩子”。

逢年過節,大人們只要聚在一起,就喜歡攀比孩子的方方面面。

或許父母的初衷是藉助榜樣的力量,來倒逼孩子成長,可往往事與願違。

在電影《大河戀》中,諾曼和保羅兄弟倆從小一起長大。

因爲年齡差不多,所以他們難免被拿來對比。

在河裡衝浪時,會看誰更有勇氣。一起釣魚時,也會看誰動作更標準、誰釣得更多。

身爲老牧師的父親,有時會不經意跟弟弟保羅說:“看看你哥哥......”

然而這樣的話不僅沒有激勵保羅,反而讓他愈發叛逆。聽到哥哥被芝加哥大學聘用時,他的神情充滿落寞與陰霾。

後來,他愈發自暴自棄,迷上了賭博,並因此欠下大量外債,在巷子裡被人痛打去世。

每個孩子都有閃光點,可要是他身上的光總被別人遮蓋住,就會心生痛苦和醋意。

孩子身上的負面情緒和不良表現,都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內心深層次需求沒有被滿足後的連鎖反應。

也因此,積極心理學家彭凱平建議父母,平時要多和孩子聊沒有答案的問題,比如愛、知識、心理健康、快樂、幸福。

而不是總聊排名和考試分數,這會讓孩子產生壓力感和焦慮感。

上週末去醫院取藥,在門診大廳排隊時,聽到旁邊一個媽媽正在斥責女兒:“你準是不聽話,穿少了才感冒的。”

女兒看起來年齡不大,也就六七歲的模樣。

她低下頭,小聲辯解道:“我沒有嘛。”

可媽媽一臉不信任,繼續追問:“那怎麼會突然咳嗽?都跟你說了多少次了戴口罩,準是又忘了。”

在強勢的媽媽面前,女兒漲紅了臉,委屈地大哭起來,哭聲和咳嗽聲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媽媽一臉無奈,只好抱着女兒哄起來。

很多父母在跟孩子溝通時,會跟這位媽媽一樣,把自己的主觀看法強加給孩子,習慣了說“你準是......”

這種做法乍一看無關緊要,可長此以往,對親子關係的傷害極大。

因爲父母根據自己經驗得出的猜測,不一定正確,還會把孩子推到對立面,讓他覺得自己不被信任,從而滋生出委屈、生氣、憤怒等負面情緒。

有了這些不好的記憶,孩子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情況時,就會自然而然地選擇沉默或逃避,覺得“反正說了你也不信”。

親子之間的信任就像一張紙,一旦弄皺之後,再用力撫平,也很難恢復原樣。

網上有個熱門帖子:“你最討厭的說話方式是怎樣的?”

有個點贊很高的回答是:“習慣性反問。”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不好好說話”似乎成了一種流行病。明明可以溫和溝通,可一開口卻攻擊性十足。

鄰居李姐就是如此。她兒子住校,一週回一次家。

每次兒子回來前,她都會精心準備一大桌菜,生怕兒子吃不好。

可不知道爲什麼,母子倆待在一起沒幾分鐘,言辭間就火藥味十足,吵架是家常便飯。

有次在電梯裡碰到他們,兒子無意間說起數學考試題目難,李姐脫口而出:“全班這麼多學生,怎麼偏偏就你不會?”

聽了這話,已經離開校園好幾年的我心裡都有點發怵。

可能是看到有外人在場,她兒子沒吱聲,但能明顯感覺到他的不悅。果然,回家沒過幾分鐘,就傳來兩人的吵架聲。

反問式否定,是攻擊性最強的說話方式之一,但在生活中屢見不鮮,比如:“不然呢?我怎麼知道?你心裡沒點數嗎?”

這些句子看似是在交流,卻傳遞着輕蔑和嘲笑感,讓人很不舒服。

哈佛大學精神病學副教授馬丁認爲,語言虐待可能比其他形式的虐待具有更持久的影響,因爲它更隱蔽、更連續。

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的打擊和否定,而是認可和讚揚。

孩子真正期待的,不是從父母身上得到冰冷的信息,而是有一個溫暖鬆弛的傾訴對象。

教育專家李玫瑾在《心理撫養》一書中寫道:

“別怪孩子這不好那不好,他現在的一切都拜你早年的養育所賜。”

這話看起來有些偏激,卻也有一定道理。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超限效應”,指人在持續且高強度的刺激下,很容易變得不耐煩。

這個理論源於作家馬克·吐溫的經歷。一次他在教堂聽牧師演講,覺得對方講得很好,想要捐款。

沒想到10分鐘過去了,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急躁。又過了一會,牧師還在絮絮叨叨,他1分錢也不想捐了。

等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馬克·吐溫因爲氣憤,不僅沒有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在跟孩子相處時,父母也可能會犯類似的錯。

當他們反覆說出傷人的話時,表面看是在教育孩子,爲孩子好,實際只會讓孩子滋生厭倦和逆反心理。

好好說話,是父母一生的功課。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試着多鼓勵、多理解孩子,這纔是一個好家庭該有的模樣。

作者 | 林希言,公衆號:希言說成長

主播 | 楚翹,治癒系主播。喜馬FM:楚翹_詩歌之王。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