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濟生院士: 中西醫結合,針刺可以治療兒童孤獨症

作者|孟倩

出品|本站科技《科學大師》欄目

針刺”可以用來治療什麼病?過去50多年的研究中,韓濟生院士除了明確其鎮痛原理之外,還將其應用於戒毒中。如今,93歲的他又帶來新的研究成果,針刺可用於治療孤獨症譜系障礙

韓濟生院士近日在北大醫學西醫結合創新發展論壇上做了題爲《孤獨症:從病因到診療》的主旨報告,分享了他的團隊在針刺相關技術治療孤獨症譜系障礙的最新研究進展

這項研究是在他80歲時,完成與哈佛大學合作項目後,回到國內就開始鑽研的一個全新的方向。“我做了那麼多年的鍼灸研究,一直集中在鍼灸在鎮痛、戒毒相關領域的作用,除此以外,鍼灸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療效,我對針灸的這些作用和機理也很有興趣。”韓濟生院士選擇了對國民危害比較大的,西醫療效比較差的孤獨症領域開展研究。

作爲“90後”,韓濟生院士自幼經歷了國殤,其父從事西醫並希望他成爲一名“普濟衆生”的醫生,戰火連天下他也不負重望,考上了當時有名的上海醫學院。隨後國家需要建立大量醫學院校,韓濟生院士開始從事生理學教學與研究。1965年,根據中央領導的指示,衛生部開始組織研究針刺麻醉原理。韓濟生自此與中醫結緣,從事針刺鎮痛原理研究。

最初,韓濟生院士對中醫鍼灸也有過懷疑,但是經過臨牀試驗驗證療效,1965年以來,他從中樞神經化學角度系統研究針刺鎮痛原理,發現針刺可動員體內的鎮痛系統,釋放出阿片肽和單胺類神經遞質等,發揮鎮痛作用;不同頻率的電針可釋放出不同種類阿片肽;針效的優劣取決於體內鎮痛和抗鎮痛兩種力量的消長。此外,他研製的“韓氏穴位神經刺激儀”對於各種急性和慢性痛等多種疾病有很好的療效。對治療海洛因成癮和防復吸也有良效,這對針灸療法在全世界的應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韓濟生院士一生都走在中西醫結合的路上,他將傳統中醫手針發展爲數字化和非侵入性的神經調控治療儀,無論是在學術上還是臨牀上都有極大的建樹,他發表上千篇文章,是中醫鍼灸原理研究在全球的領軍人物。他在1993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20年入選中國中醫科學院院士,被稱爲“鍼灸院士”。

韓濟生還是中國疼痛醫學的開創者,被認爲是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大陸學者之一。

春光行動”是韓濟生院士對目前針刺用於治療孤獨症患者研究的稱呼,“孤獨症患者家庭的天地是灰暗的,我們要用一縷陽光給他們家庭帶來希望。”電影《海洋天堂》更讓他堅定了信心。

孤獨症(ASD),又稱自閉症,是一種較爲嚴重的兒童發育障礙性疾病,是一類以社交行爲缺陷爲特點的精神疾患,病因與遺傳有關,與環境因素也有一定關係。核心特徵是社會交流障礙、語言交流障礙、重複刻板行爲等問題。近十年來,ASD、發育遲緩等神經功能發育障礙類疾病的發病率逐漸攀升,現在中國孤獨症患病率是千分之7,接近1%,美國接近2%,全世界平均是1.8%。在治療上目前並沒有十分有效的方法,在西方有通過聽音樂和海豚玩耍等療法進行治療,不過這些方式見效慢且昂貴。最近國外上市的藥物也主要是治標而不治本。

13年來,韓濟生院士通過對大腦神經的研究,發現孤獨症患者社交能力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大腦缺乏一類社交因子,其中最重要的是催產素(OXT)和精氨酸後葉加壓素(AVP)。這兩種物質下丘腦產生的兩種神經肽。實際測定孤獨症患者血液中的OXT和AVP含量,確實低於健康人體;而病情嚴重的孤獨症患者兩項指標又低於病情較輕的孤獨症患者,還發現孤獨症患者的下丘腦灰質體積變小,與血漿OXT和AVP含量降低正相關。

此外,韓濟生院士團隊還將孤獨症患者的母親與正常兒童的母體的血漿相比,發現孤獨症患兒的母體血漿中OXT和AVP水平也明顯低於正常。找到了孤獨症患兒的病因,韓濟生院士團隊便開始了針刺技術應用於治療孤獨症的研究。

考慮到手捻鍼和電針對兒童不甚相宜,其團隊研發了更方便的非侵入式郵票大小的穴位貼片,進行“經皮電穴位電刺激”,又被稱爲TEAS療法。在動物實驗和臨牀試驗中,韓濟生院士團隊不斷積累研究資料,得到的結果總結起來,用此前的“頻率特異性”來治療會有效,2赫茲和15赫茲交替的電脈衝作用在穴位上,確實可以引起催產素和加壓素增加,使得症狀改善。

此外,他們還發現孤獨症患兒的症狀不同,對經皮穴位電刺激這種神經調控療法的反應也不同。韓濟生院士團隊研究了一種基於患兒和家長問卷的孤獨症國外分類方法,並進行了改造,使之適用於中國國情,最終命名爲北京孤獨症分型問卷。根據患兒的症狀對患兒分類,然後確定治療方案,可以大大提高治療的有效率。

“已經打好了基礎,我們準備投入戰鬥。”韓濟生院士總結道,採用中西醫結合的TEAS措施,輔以現代具有的經驗和方法,有助於孤獨症患兒減輕症狀,及早融入社會。而這一治療方式恰好呼應了韓濟生院士對針刺原理的總結,用中醫的術語叫做”扶正固本”,就是說扶持正氣,鞏固本身的抗病能力。干預手段不是藥,而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力量,只不過當自身力量有所不足的時候,用針刺來加強。

“神秘”科研:針刺能治孤獨症、疼痛和毒品成癮

《科學大師》:您爲什麼會獨闢蹊徑,用針刺來治療自閉症?實踐效果怎麼樣?

韓濟生:如果孩子們社交活動能力不夠,與人不能交流,那麼在這種時候怎麼辦?我的研究是挖掘人身體裡面固有的能力,有讓人愉快的能力,還有做朋友交朋友的能力。促進交朋友的物質是一種叫做催產素的東西,在1909年發現,稱之爲催產素。當時就知道婦女生產的時候需要催產素收縮子宮趕緊把孩子生出來,而同樣一個東西在腦子裡面就起到一個認識社會交朋友的作用,如果沒有這個東西,人們交往得比較少,就痛苦得不得了。

家裡有一個孤獨症孩子,就使整個家庭是灰暗的,所以我們把研究孤獨症病因,研發治療手段,拯救孤獨症患兒的項目叫做春光行動。目前我們已經用經皮穴位刺激這種神經調控的方法治療了幾百個例子,效果還是比較好的。當然不是立竿見影或者百分之百有效的,因爲它是一個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造成的譜系障礙,不是單一致病因素造成的。另外,孤獨症患者本身就缺乏社交能力,別人越是不跟他交往,他越是孤獨,更不能學習在現代社會中生存的基本能力。所以需要我們想辦法使有病的孩子融合到普通的幼兒園裡去,早日走出痛苦的環境,我們北京大學醫學部幼兒園做出特別的努力,把孤獨症患兒安插到正常班裡,讓他們有機會與正常孩子交往,早日融入社會,看到一些好的結果,我們很高興。

我想告訴大家,外國有外國的辦法,比如聽音樂,跟海豚玩耍,都是有一定的治療作用,但是價格非常昂貴。我們中國有自己的辦法,比如用鍼灸和相關經皮穴位刺激技術來治療孤獨症,在這些方面我們現在走在了世界前面。

《科學大師》:針刺爲什麼能治自閉症?是一種什麼原理?

韓濟生:人類也好,動物也好,自身都有促進社交的因子或者抑制社交的因子。促進的因子發現有兩種,都是由九個氨基酸組成的肽類物質

我們知道社交因子的作用以後,就深入研究這些有社交缺陷的人是不是缺乏這類因子。最後一步步證實,不僅患兒缺乏,患兒的媽媽也缺乏,提示有遺傳因子的作用。怎麼能夠增加社交因子的含量?我們用針刺的辦法,用各種頻率(低的、中的、高的、組合的),最終發現了一種組合的頻率(每秒2次和每秒15次交替出現),效果最好。

大腦裡什麼地方產生催產素?有什麼信號能夠激活產生催產素的神經細胞,都需要用最現代的科學辦法來研究。幾十年來研究腦神經的科技在不斷進步,方法也能互相借鑑。我所在的北京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專門研究腦子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神經和精神系統疾病,我們對這些進展都比較熟悉。

《科學大師》:您獨創的韓氏穴位神經刺激儀,據說在治療海洛因成癮方面有不菲的成就,這種治療的研究進展怎麼樣?

韓濟生:嗎啡可以作用到腦內的嗎啡受體,產生鎮痛和欣快感。長期大量應用嗎啡和海洛因一類的藥物,在產生欣快感的同時,抑制了體內內啡肽(內源性嗎啡樣物質)的產生和釋放,對毒品產生依賴性。沒有毒品的時候毒癮發作,就是所謂對毒品的渴求,這時候渾身疼痛難忍,心率也就加快了。一般人我們的心率很少到90次/分鐘,他們一發病心率能到100多,用韓氏儀以後,大概有30分鐘,他的心率就降低下來了,降低到80以下就很高興了。韓氏儀降心率的作用也有頻率特異性,100Hz頻率降得最快,2Hz就慢一點,這些作用都由病人用自己的心率來告訴你。

韓氏儀作爲代替鍼灸的方法已經廣泛應用到臨牀上,對各種急慢性疼痛、不孕不育症、失眠症和抑鬱症都有很好的療效。

我花了一輩子的時間研究鍼灸原理,我還希望在有生之年不斷地加強鍼灸對不同疾病領域的研究,我相信這種看起來挺神秘的手法裡面蘊藏着科學道理。

二,慢性疼痛是一種病,需要重視

《科學大師》:在毒品成癮和孤獨症之前,您用針刺來治療疼痛,一般人可能不太瞭解,疼痛也是一種病,也需要治?

韓濟生:我也是接觸了疼痛醫學後,才知道慢性疼痛也是一種病。中國人本來以不怕痛爲高尚,比如刮骨療傷,你刮我就忍着,這是我們的民族性;吃苦耐勞,所謂勤勞勇敢,勤勞就吃了很多苦頭的。其實疼痛本身一般也是由傷害引起,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會變成慢性痛,因爲產生了“痛敏”,會原來越痛。我出國以後發現國際上還有個疼痛學會——國際疼痛學會(IASP),所以我就把疼痛學會引進到國內來,慢慢提高醫生和民衆對疼痛的認知,做了我這代人所應該做的工作。我不是說外國醫學是萬能的,確實在科學的路上他們走得比我們先進,我們要及時趕上去。

我經常跟研究生故事,我編了一本書叫做《春花秋實》,把53年鍼灸研究中有趣的經歷寫成53個故事。我心裡是那麼想的:將來我不在了,有這麼多的親身體會都帶走了,別人從文獻裡面看不到這些細節,所以我就想我把它寫下來。結果很多人看了以後都覺得有價值,甚至北醫托兒所也讓韓爺爺去講故事。給小孩可以講小孩的故事,給大人可以講大人的故事,效果很好,就是這樣,講故事成爲我的一個喜好。

《科學大師》:針刺止痛的原理是什麼?

韓濟生:針刺療法的原理在中醫上叫做扶正固本,就是說扶持正氣,鞏固本身的能力。黃帝內經裡面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針刺和經皮穴位刺激是神經調控療法的一種技術,動用的不是藥,是人體自身的力量,只不過自身力量不夠的時候,需要用針刺來加強。

比如痛是受到傷害以後身體對人的一個提醒,可以避免受到更多的傷害,起到好作用,所以是“好痛”。但如果疾病已經很重(例如癌症已經擴散),這時的頑固性慢性痛已經不再有提醒的作用,只是引起更大的痛苦,所以把慢性痛稱爲“壞痛”。

遇見疼痛,人體會動員自己身體裡面產生對抗疼痛的物質,這類物質有分子很小(分子量一千以下)的;也有個頭大的,作用類似於嗎啡,叫內啡肽類物質,兄弟姐妹有七八個、以腦啡肽、內啡肽、強啡肽“三兄弟”最有名。

千百年來,中醫用鍼灸針扎進穴位皮膚,疏通經絡來治療疼痛。其中道理非常深奧。現在我初探其理,知道是感覺神經把捻鍼的信息傳到腦子裡,產生出多種內啡肽,阻擋疼痛信息向上傳導到腦子裡,減少疼痛的感受。捻鍼的方法不同,產生的物質也有不同。正如敲門的暗號不同,主人(大腦)就知道如何對付來客。

熟悉了針刺治療疼痛、戒毒、孤獨症的初步規律,我們設計出一種儀器,稱爲“經皮穴位電刺激儀”,簡稱韓氏儀。用不同的參數治療,就能讓腦子特定部位釋放出特定的化學物質,發揮精準治療作用。上面初步講到的,是其中與疼痛、戒毒、孤獨症有關的一些用法。中醫博大精深,深不可測。我的一生幾十年,只摸到一點皮毛,正如精通武藝的俠客可以所向披靡,鍼灸療法博大精深,可以用於很多疾病。我們目前還做不到,只是初步學到幾手,拿來先用,以解當下之渴。

三,要理解中醫,不要固執於偏見

《科學大師》:這麼多年實踐下來,您覺得疼痛醫學要進一步發展壯大,需要怎麼做?

韓濟生:2007年前我建議衛生部醫政司在全國二級及以上醫院成立疼痛科,培養一支疼痛醫學專業隊伍,更好地爲疼痛患者服務。自從有了疼痛科以後,疼痛醫學發展很快,十幾年間疼痛醫師和就診的患者增加了十倍以上。我覺得無論從主管領導還是從病人來說都很高興,可以更好地解決困擾大家的疼痛問題。

疼痛科的重要性,是很明顯的,比如說帶狀皰疹後痛這件事情,要是沒有疼痛科,很可能發生帶狀皰疹後的遺留問題要多得多。而有疼痛科這個羣體,就能及早發現,發現了以後就及早地治療,大大減少了轉爲帶狀皰疹後痛(慢性痛)的可能性。所以疼痛科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

但疼痛科要做強,需要大量疼痛專業人才。比如說我們需要不斷培訓醫生,不斷開發新的治療手段。疼痛科是新成立的科室,從2007年到現在才十幾年,需要着力培養年輕一代的有活力和戰鬥力的疼痛科醫生。要到國內、外參加學術會議,進修,見世面,多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啓發。說起國際交流,首先要外語好,業務好,才能在對等水平上互相交流。

《科學大師》:您最開始也是學西醫的,後來爲什麼又走上了中西醫結合的研究路線?

韓濟生:我父親是一個西醫,是從國外傳教士那裡學來的,他很希望他的孩子能夠成爲真正的醫生,所以把我起名叫濟生,普濟衆生的意思。我也不負所望考取了醫學院,在抗戰這麼艱苦的時候,屢次逃難,還能夠繼續上學讀書,最後考取了我們中國最好的醫學院之一:上海醫學院。

後來國家號召西醫學中醫中藥,研究針刺麻醉原理是領導交下的國家任務,必須完成。我響應號召,鑽進去到了這個領域,一發而不可收,就發現了一個新世界。

千萬不要根據偏見說中醫根本不行,這樣是堵住了自己學習的機會。在各種會議上我聽過像張伯禮院士這樣,講得實事求是,提到疫情中中醫在降低新冠肺炎轉重率方面做出了顯著貢獻,非常欽佩。這是一個認真學習和實踐的過程,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夠從這個角度來挖掘我們中國醫藥學的寶藏,使之發揚光大,造福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