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精神薪火相傳 航天十院勇當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2003年,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在距離北京三千里外的貴州省遵義市,一羣在黔北大山中爲軍工事業耕耘了近四十年的航天人激動不已。

這一歷史時刻永遠被銘記,作爲“神舟五號”等載人航天工程研製參與單位的“O六一基地”,承擔着電源繼電器、電連接器、特種電機電爆閥等6大類70個品種的研製任務,爲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作出了突出貢獻。

“O六一基地”建設初期正在進行防空洞建設。來源:受訪方供圖

在遵義的大山中,有這樣一個工廠,在一排排看似平凡的紅磚房裡,掩藏着一段從“三線軍工企業”到航天工業“排頭兵”的珍貴歷史。任憑時光流轉,一代代航天人以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信念和勇氣,在漫漫征途上書寫了三線軍工薪火相傳、砥礪奮進的動人傳奇。

壯闊東方潮,奮進新時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蓬勃發展,不斷朝着建設航天強國的宏偉目標持續邁進。

叩問:“中國究竟能不能搞導彈

時間撥回到2017年7月30日這一天,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週年閱兵式上,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簡稱“航天十院”)研製生產的武器裝備威武雄壯地駛過閱兵臺,接受黨和人民的莊嚴檢閱。

細數艱苦奮鬥歷程,航天十院誕生於歷史的選擇,擔負起歷史所賦予的使命,爲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1964年,黨中央在考慮第三個五年計劃時,決定把京廣線以西、隴海線以南的大三線作爲“三線建設”的主要地區,以便建設一個戰略大後方。

經過兩次實地勘察,最終,黨中央決定在遵義、綏陽、桐梓三縣境內的山溝里布置若干個廠。由此,在黔北高原的大婁山脈,一場“靠山、分散、隱蔽”的三線軍工企業――“O六一基地”轟轟烈烈地拉開了建設序幕。

1965年,一羣來自五湖四海的拓荒者懷着滿腔的創業激情,響應黨的號召,遠離都市和親人,奔赴黔北高原,在羣山深處開山築路、戰天鬥地,開啓了聲勢浩大的建設。

航天十院建設初期的勞動場景和如今的工業園區對比。來源:受訪方供圖

經過五年的奮鬥,到了1970年,“O六一基地”正式投產。這一年12月,首批地空導彈完成總裝。

穿越時光的隧道,矗立的廠房、揮舞的鐵鎬、震天的號子、滾落的汗水……這是航天十院人在艱苦卓絕建設和奮鬥中留下的生動剪影,印證了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在回答“中國究竟能不能搞導彈”之問時的決心:“外國人能搞的,中國人也能搞!”

探索:從“找米下鍋”到“創新發展”

改革開放後,我國的工作重點轉向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全國三線軍工企業普遍出現了任務銳減的趨勢,一些企業面臨着“找米下鍋”的局面。

“改革開放之初,O六一人開始了融入市場經濟、開闢民用產業的曲折探索。”航天江南黨委工作部副部長李德文表示,在挑戰與機遇面前必須果敢堅毅,此時,不等不靠的航天十院人喊出了第二次創業的口號。

1983年11月,初冬的黔北,一場關於“冰箱能否上馬”的會議在遵義大山深處舉行。正當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着“我們是型號總裝廠”“這樣是不是不務正業”時,彼時的廠長吳民展用力一拍桌子,無比堅定地說:“幹!出了問題,我負責!”

航天十院當時生產的風華冰箱。來源:受訪方供圖

就這樣,以冰箱爲典型民品代表,航天十院人利用軍工企業技術、設備、人才優勢,步入國民經濟建設新戰場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商海。探索民用產業以來,先後開發成功300多項民品,有80多種產品投入批量生產,近20種產品遠銷國外。

擺脫故步自封,順勢融入發展大局。民品上規模,型號產品上“尖端”,這讓航天十院逐步向企業高質量發展邁進。從1984年到1992年,在這短短的八年時間裡,航天十院的總產值增長了15倍,達到了13.2億元。

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大跨越時期,昔日星羅棋佈於中西部地區的“三線企業”,成爲推動中國西部工業化的“加速器”。航天十院也成爲了推動貴州工業建設的“排頭兵”,成爲了引領貴州科技創新發展的“火車頭”。

進入“十二五”時期,“O六一基地”換擋提速,駛入發展快車道。2015年1月,原“O六一基地”轉型升級爲航天十院,標誌着貴州航天轉型升級邁上了新臺階,迎來跨越發展的新機遇。

隨着時代的發展,航天十院擔負的使命也發生了深刻的歷史性變化,但練好勇挑重擔的“武功”不曾動搖。

探索民用產業是時代賦予國防建設和經濟建設的一篇大文章,也是航天十院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戰略路徑。哪裡有資源配置需求,哪裡就有企業發展潛在的機會。

新理念的引導下,航天十院上下主動作爲,多方發力,形成了以高端技術裝備、工業基礎件及新材料信息技術爲代表的發展格局,多項產品達到國際同類先進水平

由十院研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的大功率液力變速器。來源:受訪方供圖

在這其中,應急救援裝備、大功率液力變速器、核級鑄鍛件、超臨界流體萃取技術裝備、精密齒輪、化學電池、微特電機、繼電器、電連接器……航天十院諸多品牌享譽業內外。

傳承:“三線精神”五十六載生生不息

一邊是大國重器研製任務的高標準完成,另一邊是積極探索技術發展路徑。

每一次閱兵,都凝結着航天十院人的汗水;“神舟”飛天、艙外“行走”、太空之“吻”、“嫦娥”奔月、蟾宮“漫步”……每一次偉大創舉中,電池、電機、繼電器、電連接器、齒輪、切割器套件等產品都離不開航天十院人的努力。航天十院充分發揮軍工技術優勢,做強做優民用產業,形成了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三大板塊,許多產品在民用產業細分市場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我國航天事業每一次穩步前行的背後,都離不開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航天十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一方面是靠不斷創新,另一方面是靠航天人的信念。”航天十院科技委副主任魏俊華表示。

2015年9月,我國新型運載火箭長征六號”成功發射,並創造“一箭20星”的亞洲紀錄。航天十院所屬航天天馬材料成型部鉗焊一班班長姜濤,帶領團隊承擔“長征六號”火箭運輸起豎系統和發射臺項目中的翻轉起豎機構焊接任務。他首次焊接高強度合金鋼,經過多次工藝試驗,反覆驗證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並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生產,最終圓滿完成火箭運輸起豎系統和發射臺項目生產任務,力助“長征六號”成功發射一箭20星。

“老薑焊接的東西就是好,可以百分百的通過X光探傷。”這是同事們對於姜濤的評價。從一名初中生成長爲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姜濤憑藉自己的雙手,焊接出一件件精品,實現了一名普通工人的人生夢想。

姜濤正在和徒弟討論產品焊接出來的技術狀態。來源:受訪方供圖

姜濤在手工焊、氬弧焊、二氧化碳氣體保護焊、大型結構件焊接變形及控制方面建樹頗多。爲了把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他總結出一套實用的鋁合金焊前清理及焊接工藝參數,編成《鋁合金焊接工藝規範》作爲航天十院內部教材推廣。

一件事,做到極致便是大師。魏俊華介紹,從爲我國第一枚自主研發的導彈及‘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研製生產配套電源開始,梅嶺電源爲我國‘海、陸、空、天、電’等領域的200多種裝備型號研製、生產了1500多種配套電源產品。

“人們所熟知的‘長征’系列火箭、‘神舟’系列飛船及‘嫦娥’探月工程等航天飛行器的‘心臟’均有出自我們梅嶺人之手。”魏俊華表示,他們發揚“三線精神、一線理念”,先後攻克鋅銀蓄電池、鋅銀貯備電池、熱電池、鋰亞硫酰氯電池、鋰離子電池、高壓氫鎳電池等多項特種化學電源關鍵技術

而無論哪一代航天十院人從來都不缺乏那一股精氣神,這裡還有許多故事,記錄着航天十院的變遷。

如今,年輕的航天人總是會聽到這些故事: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導彈總體設計研究所副所長孫澄冒着生命危險駕駛發射車,駛向導彈試驗場;罹患癌症的林泉電機廠研究室主任李世安爲了完成導彈實驗,隱瞞病情走向戈壁荒漠,在試驗成功後卻倒下了;導彈控制系統專家趙玉才夫妻倆在導彈系統研製攻關的歲月裡,痛失了自己年幼的女兒……這是航天十院的人所熟知的“三線精神”,在繼承中弘揚,在創新中發展。

有這樣一羣從未乾過汽車的航天人,爲了承擔汽車駕駛室零件製造拼了命。11月出差到溫度降到了10°的貴陽試模具,在油毛氈搭建的愛停電會透風的工棚裡,有電乾沒電守,凍病了一半;有人被彈起的工件劃傷鼻子鮮血直流,送到醫院45分鐘後又出現在機牀旁……就這樣,他們提前三天交出了試製的15臺汽車駕駛室。

一位95後新入職員工不能理解:“這樣對嗎?不應該安全第一?”。然而,正是幾代航天十院人在長期奮鬥中,鑄就了航天十院昔日的輝煌,並正引領者航天十院不斷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峰。

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航天十院營業收入從104.63億元升至160.29億元,經濟規模快速增長,年均增速達11.20%;全員勞動生產率從每年15.69萬元/人增至每年27.24萬元/人,價值創造能力不斷增強,年均增速達14.19%。

航天十院科技委常委蔡景元表示,下一步,航天十院將把握“兩個重點”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是關鍵技術不斷突破,通過追蹤國際先進水平技術,不斷加強技術儲備;二是產業化水平提升,保持民用產品智能製造競爭優勢。

這一路上風雨兼程,再回首已過萬水千山。從“O六一基地”到“航天十院”,中國航天壯麗征程中的每一步,都描繪着一張嶄新的藍圖,都有着航天十院人集智攻關、無私奉獻、頑強拼搏的身影。

眺望前方的奮進路,航天十院已逐步發展成爲綜合能力較強的大型企業集團,並朝着建設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航天技術企業集團邁出了更加堅實的一步,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