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臺船擬增資至百億元 手握900億元訂單明年露曙光

臺船(2208)今天召開法人說明會,董事長鄭文隆指出,目前臺船手持訂單合約金額超過900億元,在整個營收結構調整,全力拓展國艦國造與離岸風電業務,2021年有望轉虧爲盈。臺船也因應未來業務需求,啓動增資計劃,計於12月中旬送件,明年3月完成增資作業,計劃發行4.5億股。

臺船目前資本額爲47.29億元,未來10~20年,國艦國造部分將有高達數千億的業務及任務,因此臺船向行政院提出調整資本額爲100億元構想並獲得同意辦理,增資後資本額將達92.29億元,加上之前發行的20億元可轉換公司債到期後資本額將增加8億元,資本額將達到百億元目標。

臺船原本長期倚賴90%以上的商船業務,今年持續降低,全力拓展國艦國造與離岸風電業務,造艦造船、風電三大營運事業體明年營收比重估計60%、30%及10%。

到今年第3季底,臺船手持訂單合約金額約900餘億元,尚待執行中金額約600餘億元。其中,國艦國造(含公務船)在手業務,計有海軍海昌計劃潛艦原型艦(未來後續艦7艘)、海軍鴻運計劃兩棲船塢運輸原型艦(未來後續艦3艘)、海軍安海計劃新型救難原型艦(未來後續艦4艘)、海巡署4,000噸級巡防艦4艘、海巡署1,000噸級巡防艦6艘、海巡署100噸級巡防救難艇12艘、財政部關務署100噸級巡緝艇4艘,合計公務艦艇手持訂單業務已逾700億元。

未來將持續爭取及掌握的業務有海軍震海計劃4,500噸級飛彈巡防艦原型艦1艘(未來後續艦19艘)(原型艦預算約245億元,預計110年底啓動)、中科院劍揚與慧龍專案、海巡署大型救難艦2艘、海巡署高緯度漁業巡護艦9艘、海巡署300噸級巡防艇20艘、科技部3,000噸級海洋研究船、國海院4,000噸級海洋研究船等。

除新造艦艇外,未來臺船除了成爲潛艦母廠外,亦將可能成爲相關重要艦艇的維修廠,且維保業務利潤將優於造艦,可望優化毛利率。自110年起,國艦國造(含公務船)相關業務約佔臺船營收比重達60%~70%。若以臺船及所有轉投資公司合併總營收計算,國艦國造相關業務佔比可望達55%~65%。

離岸風電方面,已承攬沃旭大彰化風場水下基樁(PP)、興達海基委制基礎轉接段(TP)及多項海工大型鋼構件運輸業務;另由轉投資臺船環海自112年起承接中能風場及海龍風場海事工程業務,以及由臺船百分之百持股的臺船防蝕科技公司以臺船基隆高雄兩地完備的塗裝廠房爲基礎,扮演離岸風電重要的塗裝防蝕技術角色。未來離岸風電相關業務可望佔臺船年營收比重8%~15%。若以臺船及所有轉投資公司合併總營收計算,離岸風電業務佔比可望達15%~20%。

商用船舶方面,目前在手業務尚有新加坡商委制潛舉式載重船1艘、陽明海運2,800 TEU節能貨櫃船5艘、臺船環海委託承建大型全迴旋式浮吊船(MIV)1艘,預計民國111年可全數交付完畢。由於近年國際造船市場嚴峻,加以國內欠缺船用主機、發電機本土供應鏈,因此在國艦國造與離岸風電業務逐漸成型後,臺船將不再承攬不具毛利或邊際貢獻商船業務。國輪部分,如中油、中鋼、臺電等需求船舶,亦將以具有實質利潤業務再行承攬。預期未來商船營收比重將降至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