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成網 煥發綠色生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吉林省西北部的白城市,風景因水而異。

鄉間田野平坦開闊,一道道水渠將珍珠似的湖泊泡塘串聯,一片片蘆葦金黃錯落,呈現別有韻味的初冬景象。

白城長期乾旱,土地鹽鹼化沙化嚴重。有水則興,無水則荒。如今,河湖連通工程的實施,讓白城形成“水網”,煥發綠色生機

河湖互濟,再現良好生態

白城市鎮賚縣建平鄉進入莫莫格溼地,能看到公路兩旁的蘆葦叢和湖泡間,野鴨水面上遊動、覓食,成羣結隊的大雁從天空中飛過。

“野鴨、大雁是這裡常見的鳥類。前不久,我還在這裡拍攝到5只雪雁,這可是多年未見的稀客啊。”鎮賚縣攝影家協會主席潘晟昱說,他曾一度擔心溼地消失,再也無鳥可拍、無鳥可護。

白城位於嫩江平原西部、科爾沁草原東部,曾經江河交錯、有700多個自然泡塘。然而,因連年乾旱缺水,2000年以來,白城8條較大的河流中有7條連續多年斷流,溼地面積萎縮40%以上,90%的湖泡乾涸。“莫莫格溼地面積曾經縮小70%,來此停歇的遷徙白鶴僅剩500多隻。”潘晟昱回憶。

全縣較大的自然泡塘――洋沙泡,在2010年以前,也曾幾度乾涸。潘晟昱說:“泡底嚴重鹽鹼化,沙土隨風瀰漫,整個成了‘揚沙’泡。”

轉機始於2013年,吉林省啓動西部重大生態水利工程――河湖連通工程。白城在全省率先開工建設,通過修建泵站、渠道等,連通水庫泡塘124個,把嫩江、洮兒河霍林河等河流汛期的富餘水資源存蓄到天然湖泡和溼地中,擴大水域面積,形成水系網絡,打通水循環

在鎮賚縣東北角的嫩江邊,白沙灘泵站將嫩江水提到8米高的“引嫩入白”總乾渠。50多公里的總乾渠由東向西貫穿鎮賚縣北部,將一渠活水輸送到洋沙泡,使之變成水域面積4000公頃的水庫,再難“揚沙”。與總乾渠相連的多條支渠,把嫩江水引入灌區、溼地和城市,多餘的水在鎮賚縣南部彙集,回到嫩江下游。

有了嫩江水的滋潤,莫莫格溼地恢復和改善面積達110萬畝。近年來有近300種鳥類在莫莫格溼地停歇、繁衍,其中有3800多隻白鶴每年在這裡停留兩到三個月。

河湖連通工程的實施,讓白城恢復和改善溼地面積640平方公里,恢復草原、蘆葦面積105萬畝,荒漠化土地面積減少556.6萬畝,生態脆弱的局面得到扭轉。

渠成水到,構建西部糧倉

鎮賚縣建平鄉“引洮濟洋老渠裡,碧水自北向南靜靜流淌,被天色映照得湛藍。

“確實是方便咱老百姓。”站在長髮村韓家圍子橋頭,70歲的村民於向波說,自從2015年老渠通水,他家120畝地的收成便有了保證。

老渠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計劃將洮兒河水引到洋沙泡,卻沒成功。在實施河湖連通工程時經過整修,一直廢棄的老渠引來了更遠的嫩江水。

“以前遇到旱災,地下水都抽不上來,只能看着玉米絕收。”於向波說,如今水泵往渠邊一放,接上管子,江水就灌到了地裡。現在,於向波家1畝地能收1300多斤玉米。

12公里長的“引洮濟洋”老渠,給周邊3萬多畝農田帶來灌溉之利。受益於河湖連通工程,白城全市地下水最高時平均上漲1.02米,約1.5萬口農田井恢復灌溉能力,農田灌溉水量增加近5.5億立方米。

有了灌溉便利,鎮賚縣在實施以水壓鹼、以水涮鹼等傳統辦法的基礎上,與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所合作,探索推廣科技治鹼。2013年至今,全縣水田面積由不足100萬畝增加到145萬畝,年產水稻96萬噸。白城全市水稻種植面積也從2013年的196.3萬畝增長到現在的315.7萬畝,全市糧食連續7年豐收,白城弱鹼地大米等優質農產品漸漸有了名氣。

以水興業,實現生態富民

大安市牛心套保溼地裡,2米多高的蘆葦,密密匝匝,一望無際。靠着這蘆葦蕩,牛心套保葦場職工程成不久前拿到了今年的100萬元收入。中科院在牛心套保溼地設立研究站,試驗成功“葦―蟹―稻”發展模式。養了4年蟹的程成,今年初投放蟹苗4萬斤,國慶假期結束捕撈,收穫20萬斤蟹。

曾經因爲缺水,牛心套保溼地退化成鹼斑地,蘆葦產量一度降到350噸。程成僅靠在水面上打魚過日子,“收入剛夠年吃年用”。

通過引水渠道改擴建,牛心套保溼地從近40公里外引入洮兒河水3500萬立方米。今年,溼地的蟹農們投放蟹苗近10萬斤,產蟹近40萬斤,同時收穫蘆葦近萬噸。“水好,收成就好。”程成僱了20多名工人養蟹,帶動大夥兒一起增收。

眼下,牛心套保葦場正謀劃做大“溼地經濟”――發展溼地旅遊,水下種植、養殖,蘆葦加工增值。還準備推廣中科院的蘆葦培養食用菌技術,同時發展蘆葦工藝品。

河湖連通,改善了白城的生態、生產、生活環境,也給產業轉型、綠色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近年來,白城實施“稻漁種養增收工程”,實現“一水兩用、一地雙收、穩糧增效、稻漁雙贏”的綜合效益。去年,全市漁業產量達4.72萬噸,刷新歷史紀錄。今年,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達30.5萬畝,畝均綜合增效預計超1000元。

河湖成網百鳥翔集,草木豐茂,稻穀飄香……白城各地越來越美的景色,也在吸引八方遊客慕名而來。近兩年,白城旅遊收入增幅保持在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