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下四合院,“遠看見樹不見村”

河南西部的陝縣上村村民們仍居住在地坑四合院裡,繁衍生息,過着平靜的日子。這種居住方式使整個村子形成“遠看見樹不見村,臨近聞聲不見人”的人間仙境。由於其歷史淵源深厚,地域特色明顯,被譽爲人類穴居的活化石”和“地下四合院”。

不識多少字的農民,將八卦原理有機地融入了地坑院的形制中。於是,以東西南北朝向的院,就有了各自的位置和名稱:“東震宅”、“南離宅”、“西兌宅”、“北坎宅”四種建築式樣

廟上村的地坑四合院,在平整的土地上深挖約四五米的正方形長方形深坑,坑院十到十二米見方。地坑上邊沿用土青磚築約二十釐米高的矮牆加以防護和警示。

院子中央通常是小菜園,菜園的邊緣有一米五左右寬的環窯洞走廊。小菜園肩負着複合性功能:存儲一定的雨水;吸收充足的陽光和氧;改善窯洞內的通風等。每座地坑四合院中,都會栽上桐樹梨樹各一棵,樹梢高高伸出地面,傳遞着主人家人丁興旺信息

合羣家所居住的是一處“西兌宅”的地下四合院,露天面積約有六十多平方米,距窯上地面五六米高。鏤空窗櫺,斑駁灰黑吱呀作響木門,昭示着年代的久遠。

這種院子當地人不叫窯院,而稱“地坑院”或“地坑四合院”。“院”的佈局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面朝東爲主起居室客廳;面朝南的爲兒子媳婦住房;面朝北的窯設置廚房及置放雜物糧食或飼養牲畜

地坑院裡的窯洞冬暖夏涼防風抗震。住在坑裡,排水問題自然是第一大事。爲此,每處地坑四合院中都有一眼下挖了深四至五米的旱井,俗稱滲坑專門用來聚集和滲進入坑內的雨水。地坑院與通往地面的通道旁有一口深水井,加一把轆轤用於解決人畜吃水問題。

地坑四合院土層厚且堅硬,而且建造簡單價廉。“地下四合院”這樣一種奇特建築風格和簡單的居住環境,是中華文明長河中歷史建築文化遺產精彩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