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鄢陵花農變花商 勾勒大地調色板

▲遊人在河南省鄢陵清流河岸邊的蟠桃林中漫步。(圖/新華社

本報訊

大陸大陸中部的地理版圖中,鄢陵縣是千里平原中最醒目的一片綠色。作爲「大陸花木第一縣」,從最初的賣花木到賣景觀再到賣生態,從分散種植到集中連片再到生產精油護膚品,鄢陵花木產業的提檔升級,是一場突出大陸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思維的嬗變。

著名的旅遊景區。園子裡盛開的花,隨處可見的唐代元素,考究的老建築,引來遊人如織。紅偉告訴記者,今年是他轉型的第一年,僅門票收入已有300萬元,最高日客流量達到2萬人次。

初夏時節,鄢陵猶如一塊大地調色板競相綻放的花卉,形成色彩斑斕的花海景觀。

「鄢陵處在亞熱帶和北溫帶的過渡區,是南花北移、北花南遷的天然馴化基地,經鄢陵馴化培育後的苗木三北地區成活率很高。」鄢陵縣委副書記李東嶺說,通過近年來的發展,鄢陵花木種植面積達60萬畝,已成爲大陸最大的花木生產銷售集散地之一。

「鄢陵的優勢在花木,潛力在花木,特色也在花木,但當地羣衆不能做一輩子的花農。要實現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和農民增收,必須轉型升級,延伸花木產業鏈。」鄢陵縣縣長尹二軍說,按照這一思路,10多年來,從「以花名縣」到「依花富縣」再到「生態立縣」「文化興縣」,鄢陵的花木產業逐漸集生態旅遊、健康養生、花木深加工一體,一二三產融合勢頭強勁。

早在2008年,鄢陵縣就明確提出「以花木改善生態,以生態承載旅遊,以旅遊啓動三產」的思路。這一思路帶動作爲一產的花木種植業的發展,也催生作爲二產的護膚品、旅遊紀念品加工產業,直至作爲三產的以花木觀光、生態休閒、健康養生等爲主的旅遊業悄然興起。

「今年的中央一號檔明確提出,要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壯大新產業新業態,拓展農業產業鏈價值鏈,推進農業、林業與旅遊、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鄢陵花木產業正是走的這個路子。」李東嶺說。

走進新科園林臘梅盆景園內,一株看似不起眼的臘梅經過花木種植大戶張新織的栽培後,變身姿態萬千、價值不菲的盆景。如今,張新織正躋身這場產業升級浪潮中。她告訴記者,已經按照4A標準,請專業團隊爲園子做整體規劃,要打造一個生態文化園,建設一批盆景園、精品園。

在2015紅偉就萌生了轉型升級的想法。「我去日本考察了兩次,日本的櫻花之所以長盛不衰,很大程度是注入了文化,而且櫻花文化很多還源於唐文化。」鄭紅偉說,生態旅遊必須要注入文化。

爲了讓縣域旅遊從單純賞花逐步發展成賞花、旅遊觀光文化娛樂爲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以「大陸•中原花木博覽會」爲依託,鄢陵打出一系列「生態文化牌」。先後規劃建成鄢陵國家花木博覽園、溫泉度假區等綜合度假區,推出櫻花文化節鬱金香文化節等特色文化品牌。近5年,鄢陵生態旅遊綜合收入達59.89

此外,鄢陵不斷給花木產業「嫁接」科技新芽,與北京林業大學、大陸林科院等30所高校、科研機構聯姻」,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目前,部分企業在香草植物精油萃取工藝研究方面已取得成功。

「我們研發的玫瑰、洋甘菊熏衣草、迷迭香等20精油護膚產品,已投放市場銷售,花木產業的綜合效益不斷提高。」金雨香草莊園旅遊度假區總經理楊世民說。(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