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食解禁 游盈隆:日本等到快翻臉
行政院宣佈有條件開放日本5縣市農產品進口。圖爲民衆在賣場選購日本進口商品。(杜宜諳攝)
蔡政府宣佈日本核災區食品將解禁。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表示,日本等這一天已經等到快翻臉,臺灣要對桃太郎有交代,就像開放美國萊豬是對山姆大叔有交代。至於此舉能否換來CPTPP?行政院長蘇貞昌說,這只是一個起步,就像船解開纜繩後,還是要努力向前劃才能到達目標。
行政院宣佈日本核災區食品解禁後,民進黨釋出內部民調顯示,支持開放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民衆佔58.7%,同時有53.8%民衆認爲開放符合國際標準的福島食品進口,對臺灣經貿有幫助。
對此,國民黨發言人江怡臻說,細看該民調題目不僅不敢用「核食」,還充斥犧牲民衆食安權益的誘導式提問,例如「請問你認爲開放符合國際標準的日本福島5縣市食品進口,對臺日關係有沒有幫助?」「爲了發展國際貿易,只要符合國際標準的食品就能進口,請問你能不能接受?」她說,該民調是繼「福食」之後再玩文字,果真是「內部自嗨」民調。
游盈隆則指出,開放日本福島食品是對桃太郎交代,日本政府等這一天已經等到快翻臉,這牽涉的不僅是國際貿易問題,不僅是臺日關係問題,更直接的是牽涉臺灣內部政治問題,或蔡英文個人「舉棋不定」的決策風格問題。
但游盈隆憂心地說,日媒雖大幅報導這則新聞,但日本政府迄今只有駐臺代表發言,相對臺灣開放萊豬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總統候選人拜登、國會議員和政府要員皆在第一時間高度肯定,相形之下日本官方冷淡許多,不像一個有禮貌的民族,箇中原因爲何?難道只是美日政治文化差異?
面對臺灣解禁核災區食品,能否換來CPTPP,蘇貞昌昨現身迴應,臺灣開放後,各國都看到臺灣遵守國際標準的決心。但開放福島食品這件事,只是一個起步,過去就像船沒有解開纜繩,永遠綁在碼頭,走不出去,現在解開了,也還是要努力向前劃才能到達目標。
國發會昨也向外國商會喊話,將持續強化與各商會互動,促進商會與相關部會交流溝通,促使臺灣法規與國際接軌,並強調「有信心打造臺灣良好經商環境,爲將來加入CPTPP做好準備」,使臺灣成爲全球經濟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