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慎》臺日空氣變了 小英嗅到了嗎

25日下午,日相安倍晉三抵達北京,展開爲期3天的正式訪問,此意味日中關係走出2012年「釣魚臺國有化」的陰霾,結束1972年建交以來最長的低潮,而其背後的驅力正是口頌「美國第一」的川普總統。東京政策研究大學經濟教授邢予青指出,日本已成美中貿易戰受益者。中國目前主動地發展與日本的良好關係。

因此,安倍外交由「親美抗中」轉向「近美友中」的避險策略,乃爲求日本能在安保與經濟利益上兼顧。安倍在訪中前夕對記者表示,希望將兩國關係提升至新階段。在貿易戰中,承受川普「極限施壓」的習近平與力保多邊自由貿易體制、推進全球化進程的安倍找到雙邊關係接點。行前,安倍接受新華社訪問時指出,日、中將合作強化世貿組織等多邊自由貿易體制。此似乎與熱衷單邊主義的川普道不同不相爲謀。

10月13日,日、中等16國參與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在新加坡舉行「部長會議」,爲因應川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各國希望在年內達成實質的妥協,啓動RCEP,與《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展協定》(CPTPP)相輔相成,爲亞太自由貿易體制的建構跨出重要步伐。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先前表示,若中國能符合CPTPP的高規格,亦歡迎北京加入。

其實,面對川普的「美國第一」,日、中雖以經濟爲合作重點,但此並非意味雙方在安保上缺乏互利的機會。在北韓問題的解決上,日、中即存在合作的空間。安倍針對朝鮮半島無核化及綁架日人事件的解決,刻正尋求與習近平合作。

習近平若能影響金正恩,協助安倍在日本國內政治上極具重要性之綁架事件取得進展,爲日朝關係正常化助攻,將使日本在對中外交中負債,不僅爲北京在日中關係上擴大臺灣問題的討價還價空間,亦可鬆動日本對北韓的制裁立場,使堅持對朝極限施壓的川普在朝核爭端形單影隻

日、中「一帶一路」的合作,也將取代在以往日中關係上發揮潤滑劑作用的「政府開發援助」(ODA),雙方在第三國基礎設施投資可望成爲經濟合作的支柱,並因投資的擴大,在金融及產險領域深化合作。日本對中ODA雖將以本年度的新增項目畫下句點,但此非安倍在對中經貿上採兩手策略,而爲將雙方經貿關係帶向新的階段。

總的來看,安倍此行標誌日中關係「從競爭轉向協調」。其間,「歷史認識問題」及圍繞海洋利益的安保對立仍解難,但在《日中友好和平條約》生效40週年之際,安倍與習近平正承繼70年代推動日中關係正常化之周恩來、鄧小平田中角榮福田糾夫前人的外交智慧,避開棘手議題,摸索着全球化時代下的日中關係。

當令蔡總統嗅到臺日關係的空氣變了。兩岸關係亦應拋開意識形態,審時度勢尋求改善的機遇,以避免日中關係升溫壓縮臺日關係的空間。

(作者爲輔仁大學日文系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