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國際開放樞紐 產值2.8兆人民幣

根據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記者會消息,「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實施三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兩帶」的經濟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人民幣4億元。去年發佈的「關於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涉及上海的政策措施已落地近七成。

新華社報導,2021年2月,大陸國務院批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總體方案」。根據總體方案,虹橋國際開放樞紐覆蓋滬蘇浙的14個區縣,在佈局上,以上海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爲核心,包括向江蘇蘇州延伸的北向拓展帶和向浙江嘉興延伸的南向拓展帶,總面積達7000平方公里。

三年來,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一核兩帶」全域生產總值從2020年的2.3兆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至2023年的2.8兆元,經濟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4億元,是長三角平均水平的4.7倍。

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石燕說,去年發佈的「關於推動虹橋國際開放樞紐進一步提升能級的若干政策措施」共24條,其中涉及上海22項。截至目前,22項政策措施已落地15項。

蘇州相城區與上海市長寧區依託「五五購物節」等場景全面探索數位人民幣消費互聯互通;長三角地區一批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簽署了共建大陸全國重點實驗室合作協議,協同開展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維權援助工作站」成立,今年在此基礎上還將繼續探索設立海外維權基地。

上海市副市長華源說,虹橋國際中央商務區優勢產業加快集聚,2023年累計引進重點產業和投資類項目304個,簽約投資總額1540億元,同比增長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