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發電機”從上海出發,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交出最燃年度答卷

《永不消逝電波劇照

118場演出 巡演全國23城 離家151天 走過總里程40106公里

昨晚,“紅色電波”迴盪於深圳保利劇院,將英雄的故事銘刻觀衆心裡。這是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以下簡稱《電波》)2020—2021演出季的最後一次亮相,全場觀衆對“百場如一”的高質量舞臺呈現報以連綿不斷的掌聲。一年間,上海歌舞團攜《電波》走出了疫情冰封期”,跑遍了從東海之濱到南方大地的23個城市,用118場高頻次、高水準的演出再攀藝術高峰。

據上海歌舞團團長陳飛華透露,到昨晚爲止,舞劇《電波》演出已達222場次。紅色電波迴響在中國大地上,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上海舞蹈工作者以最精湛的藝術作品,向黨致以最誠摯的敬禮

同118場《電波》一起,走進那段歷史,走近革命先烈

回首過去的一年,動人的“《電波》時刻”依舊曆歷在目。2020年1月,舞劇《電波》在杭州、南京等地演出5場後,演出市場因新冠疫情進入“冰封期”,觀衆只能通過“雲劇場”欣賞各類劇目。疫情後,你最期待進劇場看哪部戲?一項調查顯示,在上海文廣演藝集團旗下的11部熱門劇中,超過一半上海觀衆投票舞劇《電波》。

2020年6月24日,《電波》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驚豔迴歸,完成了對觀衆“重逢在劇場”的承諾。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蘭芬扮演者朱潔靜又聞到劇場的地膠香,“心裡都是雀躍的”。疫情防控措施十分嚴格,現場上座率只有30%,觀衆們都佩戴着口罩,但掩不住興奮與喜悅的心情。《電波》就此拉開新演出季的大幕,從30%到50%再到75%的上座率,劇場演出逐漸恢復了勃勃生機。

2020年9月11日晚,上海舉行“一切爲了白衣戰士專場慰問演出,500餘名特邀觀衆走進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觀賞舞劇《電波》。謝幕時,主演朱潔靜、王佳俊俯身把手中鮮花獻給了坐在第一排的觀衆——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心理科醫生張芳,更把全體主創人員的敬意獻給抗疫戰士。

2020年12月18日,兩週歲的《電波》在佛山大劇院的巡演中完成了第二個“百場”,有些觀衆驅車數百公里爲赴《電波》之約,還有一些無法親臨現場粉絲則通過錄制短視頻表達對《電波》的心聲

舞臺上的“電波”與路途中的顛簸,已成爲演員們的日常

40106公里,是全體舞蹈演員一年的巡演路程;151天,是全體舞美工作人員離開家的天數。23個不同巡演劇場、50多次城際往返,舞臺上的“電波”與路途中的顛簸,都成了演員們的日常。從去年夏至到今年元旦的小半年裡,舞美工作人員幾乎都在外地陪伴着《電波》度過。走進劇場,他們心裡只有舞臺,微信視頻成了他們與家人唯一的紐帶

在陳飛華看來,“百場如一”的背後是紮實的“一步一個腳印”。根據疫情防控規定,原定的《電波》2020年春季巡演計劃不得不暫停。但演員們依舊以飽滿熱情完成了一系列年度業務考覈,確保狀態和體能始終“在線”。“那時候,我們每天堅持練功,通過互聯網‘雲排練’。每天走過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都在幻想復工的場景,後來終於等到了!”朱潔靜回憶說。

演出恢復後,專業老師們每場都在觀衆席監督着演出藝術質量和舞臺呈現,總編導韓真周莉亞數次重返劇組繼續打磨作品。“有觀衆打着‘飛的’從全國各地趕來觀劇,我們要做到‘百場如一’甚至‘千場如一’,每一次演出都給觀衆同樣的牽掛和感動。”陳飛華給演職人員鼓勁,確保“把每一場都當成第一場”。

青年演員們也不斷給自己加壓,努力把角色刻入肌體、印在心上。去年10月23日,《電波》首次來到了劇中“李俠”的出發地——延安。在演出間隙的參觀學習中,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李俠”扮演者王佳俊從舊址裡感受過往的回憶,從講解中想象那些年的場景。“希望讓背景研究再深厚一些,讓舞臺感受再貼切一點,讓自己的角色可以再真一些。”王佳俊說。(記者 宣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