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藝之城——張家口

1946年,全國文聯張家口分會成立大會上,丁玲在講話。

抗敵劇社兒童演劇隊合影,二排左二爲田華,後排中間者爲隊長鄭紅羽。

1946年6月,抗戰勝利後隨部隊進入張家口的晉察冀軍區部分攝影記者合影。

1946年,晉察冀日報社社長鄧拓(後排左四)、副社長鬍開明(後排左六)與從延安來張家口的丁玲(後排右一)、蕭軍(後排右三)、江豐(後排左一)、王朝聞(後排左五)等合影。

張家口大境門是萬里長城的四大關口之一。資料圖片

張家口是一座有着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明宣德四年(1429年),在長城關隘,清水河畔,經過成千上萬軍民的辛勤勞作,蔚爲大觀的張家口堡巍然矗立於陰山山脈的賜兒山下,開啓了近600年的風雨滄桑。18世紀初,隨着北部邊疆的日益穩定,始於唐,盛於宋、明的邊貿,再度繁榮,張家口從軍事城堡華麗轉身,成爲滿清北方商業重鎮。以此爲中轉點的張庫商道,往西,經庫倫、恰克圖、伊爾庫茨克、莫斯科、聖彼得堡,直至整個歐洲大陸;向南,延伸至北京、天津、上海、武漢,一直通往中國重要的產茶區福建武夷山,最終形成一條享譽海內外的、被法國學者布爾努瓦稱爲草原絲綢之路的萬里茶道,成就了張家口百餘年的商貿輝煌。在張庫商道黯然退出歷史舞臺僅僅十餘年之後,張家口又迎來了一次光耀史冊的文化輝煌,1945年8月23日,作爲察哈爾省省會的張家口成爲中國共產黨解放的第一座省會城市,擁有60餘萬平方公里土地、近4000萬人口的晉察冀邊區首府。爲了支援張家口的文化建設,在一年零一個月的時間裡,這座塞外古城彙集了以周揚周巍峙成仿吾、鄧拓、沙可夫蕭三、丁玲、孫犁田間賀敬之艾青康濯楊沫楊朔、吳伯簫、蕭也牧、蕭軍、秦兆陽、嚴辰、陳企霞邵子南、歐陽山、草明、朱子奇、崔嵬、舒強、胡沙、蕭殷、侯金鏡、胡可、胡朋、何洛、歐陽凡海丁裡、馬可、何遲、沙飛、江豐、古元、王朝聞、彥涵、王昆、凌子風、陳強、田華、郭蘭英、孟於等爲代表的3500餘中國共產黨的文藝精英,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爲工農兵服務的文藝浪潮。在蒼涼廣漠的塞外,孤獨矗立500餘年的張家口,一夜間,成爲解放區的文化、文藝中心,被稱爲“第二延安”“文化城”和“東方模範城”。

紅色文藝洪流匯聚塞外山城

“四面八方的人們/從無數鄉村來/從各個根據地來/從解放區來/張家口——人民的城/美麗的城/幸福的城/光榮的城!”這是艾青於1946年2月滿懷激情寫下的歌頌新生張家口的詩句。爲了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新中國,從1945年8月23日至1946年初,堅持了八年抗戰的紅色文藝隊伍,從延安,從晉察冀,跋山涉水,歷經艱辛,像一條條躍動着無限生命力的紅色溪流,奔赴陰山腳下、清水河畔的張家口。

1945年8月至9月,晉察冀文協、晉察冀劇協、晉察冀音協、晉察冀美協、晉察冀通訊社、晉察冀邊區劇社、晉察冀日報社、晉察冀畫報社、抗敵劇社、挺進劇社、羣衆劇社、前線劇社、前進劇社、火線劇社、晉察冀軍區前線記者團等文化團體,奉命跟隨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和軍區領導機構先後開赴張家口。

1945年9月20日,在舉國同慶的中秋佳節,由賀敬之、王昆、李煥之、崔嵬、陳強等56人組成的華北文藝工作團,由團長艾青、副團長舒強、政委江豐帶隊,從延安出發。華北文藝工作團分爲四組,江豐任美術組長、陳企霞任文學組長、李煥之任音樂組長、舒強任戲劇組長,於1945年11月8日到達張家口。1945年11月15日,由延安大學和魯迅藝術學院的文藝工作者組成的東北文藝工作團,在周揚和沙可夫的帶領下,從延安出發,歷時46天,於1945年12月30日抵達張家口。1945年底,由中華全國文藝協會延安分會的丁玲、楊朔、蕭三、邵子南、逯斐陳明、歐陽山、草明等人組成的延安文藝通訊團進駐張家口。隨後,中國民間音樂研究會、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延安平劇研究院陸續從延安到達張家口,因通往東北的道路受阻,東北文藝工作團與延安文藝通訊團滯留張家口,參加張家口的文藝建設。

1946年1月8日,張家口迎來中國紅色文藝界的空前盛會,來自晉察冀和延安的文化人士齊聚華北聯大禮堂,舉行了盛大的聯歡會,成仿吾代表邊區文藝界致歡迎詞,周揚、丁玲代表延安文藝界講話,康濯、張非等晉察冀文藝代表介紹了晉察冀文藝運動發展情況。

在張家口會師的紅色文藝工作者,匯聚成一股滾滾不息的革命文藝洪流,在中共晉察冀中央局的領導下,爲了共同的革命理想,以昂揚的鬥志、向上的精神、澎湃的激情,勠力同心,緊密合作,合辦了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共建了中華全國文藝協會張家口分會、北方文化社、察哈爾文聯、張家口市曲藝協會、舊劇聯合會、魯迅學會和聶耳、星海研究會等文藝團體。

1945年12月,華北聯合大學在張家口覆校。成仿吾任校長,周揚任副校長,張如心任教務長,艾青任文藝學院院長。文藝學院下設文學、戲劇、音樂、美術、新聞五個系和文工團,陳企霞任文學系主任,舒強任戲劇系主任,李煥之任音樂系主任,江豐任美術系主任,鄧拓任新聞系主任,呂驥任文工團團長、周巍峙任文工團副團長。

1946年4月,中華全國文藝協會張家口分會成立。選舉沙可夫、丁玲、丁裡、艾青、蕭三、呂驥、成仿吾、周巍峙、沃渣、古元、江豐、張庚、康濯、馮宿海、於力、舒強、張汀、沙飛、錢丹輝等23人爲理事,沙可夫、丁玲、蕭三、呂驥、艾青、江豐、丁裡、張庚、周巍峙9人爲常務理事,周巍峙任總務部長,丁玲任編輯出版部長,蕭三任研究部長,成仿吾任獎勵委員會主任,陳明主持文化俱樂部。

1946年3月,成立魯迅學會,由蕭軍、何干之、歐陽凡海、何洛、馮宿海負責。學會的宗旨爲“要使中國底每一寸土地上以至每一個人底心魂上,全插上一柄魯迅先生底‘旗’。以他底方向爲方向,以他底思想爲思想”。魯迅學會在半年多的時間裡,出版了《魯迅思想研究》《魯迅小說選集》等4部著作,重印了魯迅手輯的關於瞿秋白文藝思想的論文集《亂彈》,在《晉察冀日報》創辦了《魯迅學刊》,擴大了魯迅文藝思想在解放區的傳播。

雨後春筍般涌現的文藝園地

報刊是繁榮文藝的沃土,是文藝爲工農兵服務、打擊敵人的主要陣地。在兩地文藝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張家口的文藝報刊雨後春筍般地蓬勃發展,先後創辦了成仿吾主編的《北方文化》,丁玲主編的《長城》,劉國華、歐陽凡海主編的《民主青年》,蕭軍、何干之主編的《魯迅學刊》,鄧拓主編的《文藝叢刊》,沙飛主編的《晉察冀畫報叢刊》,徐靈主編的《子弟兵畫報》,李寶光任主編、楊沫等編輯的《時代婦女》以及《工人日報》《張垣日報》《子弟兵報》《婦女報》《內蒙報》《鐵路工人報》《新張家口報》《新察哈爾報》《每週增刊》《副刊》等幾十種報刊和文藝副刊,發表或重新發表了大量優秀的文藝作品,充分展示瞭解放區文藝的新成就。

從1945年9月12日至1946年10月10日,《晉察冀日報》在張家口共出版384期,這是《晉察冀日報》十年報史中最爲興盛和輝煌的時期。這一時期,《晉察冀日報》最爲顯著的特色是創辦了《每週增刊》《副刊》《魯迅學刊》等文藝副刊,有力地推動了解放區文藝繁榮發展。1946年5月27日,《晉察冀日報》開闢了由丁玲主編的“副刊”文藝專欄,共出131期,第一期刊登了《筆的總動員》(沙可夫)、《創刊漫談》(丁玲)、《鞋》(康濯),11月刊登了《荷花澱》《蘆花蕩》《麥收》(孫犁)。1946年2月4日,《晉察冀日報》每週增出一張兩版的副刊《每週增刊》,創刊號上刊登了《陝北鄉村三日雜記》(丁玲)、《聞“讓”有感》(蕭軍)、《介紹延安木刻展》(江豐)、《子弟兵生活素描》(胡可)、《工人苦樂記》(張如屏)。文藝副刊刊登的文藝作品、文藝評論鼓舞瞭解放區軍民的精神和鬥志,對解放區的文藝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引領和指導作用,正如丁玲所言,“副刊絕不是報屁股,絕不是甜點心,每篇文章都要起一定的作用,佔一定的地位”,“副刊也如同一隻小船,它在海洋上,它有一些希望,這希望如同一朵美麗的睡蓮,開放在岸的那方,我們便是這船上的人兒,我們要與這隻小船乘風破浪,我們的目的與小船一樣,渡過海洋,捉住希望”。

1946年3月,由成仿吾任社長的北方文化社主辦的綜合性文化半月刊《北方文化》創刊,成仿吾任主編,周揚、沙可夫、楊獻珍、呂驥、何干之、鄧拓、蕭三、艾青、蕭軍、丁玲、鄧拓、馮宿海等13人爲編委,陳企霞爲責任編輯,截至1946年8月,出版兩卷12期,創刊號刊登了《人民的城》(艾青)、《我在霞村的時候》(丁玲)。《北方文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刊發了《初春》(康濯)、《西行漫記》(蕭三)、《老山界》(陸定一)、《窯工》(丁玲、陳明、逯斐)、《陝北秧歌》(胡沙)、《關於秧歌運動》(張庚)等衆多優秀文藝作品和文藝評論。

1946年7月20日,中華全國文藝協會張家口分會主辦的大型文藝月刊《長城》創刊,丁玲任主編,封面設計江豐,編委爲丁玲、丁裡、艾青、沙可夫、康濯、蕭三、江豐,共出版兩期,刊登了《論趙樹理創作》(周揚)、《雞毛信》(華山)、《五月之夜》(王林)、《哈爾濱通訊》(劉白羽)、《趕車傳》(田間)、《看見媽媽》(賀敬之)、《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艾青)等精品力作。

1946年7月7日,由晉察冀邊區婦女聯合會主辦,李寶光任主編,楊沫等編輯的《時代婦女》創刊,宗旨爲“發出正義的呼聲,同全國各界姊妹聯繫,爲制止內戰、爭取民主和平而共同奮鬥”。丁玲撰寫了發刊詞《慶祝“時代婦女”發刊》,刊發了《東北婦女已經站起來》(陳學昭)、《頭頂露青天羅》(華山)等。1946年8月,《晉察冀日報》副刊《魯迅學刊》創刊,共出版4期,刊發了《舊事重提》《聞“讓”有感》(蕭軍)、《天堂·人間·地獄》(何洛)等18篇文章。

把最美的文字和聲音獻給人民

解放區出版業和廣播事業在張家口期間得到空前發展,它們把最美的文字和聲音傳遞給了人民。

作爲日僞時期重要的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張家口擁有先進的印刷設備和造紙業,爲解放區出版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張家口最大和最有影響的出版發行機構是新華書店晉察冀分店,業務由延安新華書店總店指導,組織隸屬於晉察冀日報社。

其間,新華書店晉察冀分店出版了蘇聯文學《列寧》《鐵流》《前線》及《大旗》(楊朔)、《雞毛信》(華山)、《十八匹戰馬》(王林)、《李勇大擺地雷陣》(邵子南)、《我的兩家房東》(康濯)、《李有才板話》(趙樹理)、《俺們毛主席有辦法》(秦兆陽)、《英雄傳》(丁玲)、《白毛女》(賀敬之等)、《表現新的羣衆時代》(周揚)以及張庚編輯的《秧歌選集》(1-3卷),周揚編輯的《解放區短篇創作選》一、二輯,晉察冀邊區編審委員會主編的《羣衆歌集》《羣衆畫冊》等100餘種文藝書籍;出版的由晉察冀軍區政治部、晉察冀畫報社編輯的《中國人民偉大領袖毛主席近影集》,是最早出版的毛澤東影集。

由中華全國文藝協會張家口分會主辦、艾青主編的《長城文藝叢書》是新華書店晉察冀分店出版的最具影響力的書籍,曾發行至港澳地區和國統區,郭沫若稱讚道:“閱讀該書是我平生一大快事,這幾位作家的筆力可以說已經突破了外邊的水準,寂寞的中國創作界可以說不寂寞了。”

1945年4月至6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以毛澤東思想爲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爲系統地學習毛澤東思想,經毛澤東任書記、任弼時任副書記的中共中央宣傳委員會批准,由時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副部長鄧拓主持編輯,楊獻珍、姚依林、蕭三、丁玲、沙可夫參加校勘,蔡若虹設計封面的《毛澤東選集》6卷本,在撤離張家口前完成排版、制型任務,1947年3月,在阜平縣坡山村完成印刷。

據《晉察冀日報史》記載:“在張家口的一年中,新華書店共出版圖書刊物96種,59.7萬冊,發行本版和外版書刊近400種,200萬冊。”出版的革命書刊,受到了廣大軍民的喜愛,據《晉察冀日報史》記載,《新民主主義論》《論聯合政府》《論解放區戰場》3種書籍,一個月內銷售了3萬多冊。書商們感嘆:“從來沒有賣過這麼多的書,從來沒有這麼好賣!”

在革命戰爭時期,廣播電臺是組織羣衆、動員羣衆最爲形象和便捷的媒介。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廣播電臺的建設。在張家口剛剛解放的第二天,晉察冀軍區前線記者團的雷行、王仁德、林明、石少華、古元隨軍進入張家口,奉命接管僞蒙疆放送局,改建爲張家口新華廣播電臺,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現代化的廣播電臺。晉察冀軍區前線記者團林明具體負責廣播電臺,當日下午2點,電臺開始播音,曹火星、王莘、劉沛等羣衆劇社人員在電臺播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八路軍進行曲》等革命歌曲。

廣播電臺最初每天早晨、中午、晚上各播放一次,共播音6個小時。從1945年10月23日起,播音次數增加至5次,全天播音14小時。開始曲爲孫師毅作詞、聶耳作曲的《開路先鋒》,結束曲爲孫瑜作詞、聶耳作曲的《大路歌》。1945年10月,負責播音的丁一嵐邀請張家口市工人到電臺講演,這是中國工人階級歷史上第一次在電臺發出自己的聲音。1946年10月10日,在張家口淪陷的前一夜,儘管黑雲壓城,炮聲隆隆,播音員蘇安、賀權業依然鎮定沉着地完成了在張家口的最後一次播音,爾後,隨着撤退的軍民,在夜色朦朧中離開了張家口。那夜是中秋節前夜,萬里晴空,皓月當空。

“我愛這羣人,愛這段生活,我要把他們真實地留在紙上”

星光燦爛的文藝家,空前繁榮的報刊業、出版業、廣播業,爲張家口的文藝發展繁榮提供了豐富的創作人才和堅實的物質基礎,解放區文藝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創作的《人民的城》《歡呼》《布穀鳥》(艾青)、《解放張家口》(田間)、《看見媽媽》(賀敬之)、《寄張家口》(魏巍)、《在草原上》《人民的張家口》(朱子奇)、《我的兩家房東》《初春》(康濯)、《路》(秦兆陽)、《紅石山》《雪花飄飄》(楊朔)、《孔家莊紀事》(吳伯簫)、《塞上村落見聞》(嚴辰、逯斐)、《西行漫記》(蕭三)、《彈今吹古錄》(蕭軍)、《張家口電話工人王連玉家史》(侯金鏡)、《張家口鐵路工人李連險》(田野)、《窯工》(丁玲、陳明、逯斐)、《槍》(胡可)、《牆頭草》(韓塞)、《看看再說》(胡朋)、《中秋佳話》(劉佳)、《李甲長》(羽山)、《槍斃楊小腳》(何遲、賈克),《走向人民文藝》(郭沫若)、《論趙樹理的創作》《人民文藝問題談話》《民間藝術和藝人》《新的人民文藝》(周揚)、《釋新民主主義的文學》(艾青)、《民主進行曲》(呂驥)、《民主青年歌》(李煥之)、《子弟兵進行曲》(周巍峙)、《民主的察哈爾》(王莘)、《新農會歌》(劉沛)、《平北寫生》《焚燬舊契》(古元)、《螳螂擋臂》(蔡若虹)、《春耕》(馬達)、《狼牙山五大勇士組畫》(彥涵)、《毛主席浮雕像》(王朝聞),刊發的《我在霞村的時候》(丁玲)、《李有才板話》(趙樹理)、《白洋澱紀事》《碑》(孫犁)、《雞毛信》(華山)、《五月之夜》《十八匹戰馬》(王林)、《趕車傳》(田間)、《白毛女》(賀敬之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曹火星)、《團結就是力量》(牧虹、盧肅)等文藝作品和文藝理論文章,代表瞭解放區文藝發展的新高度。

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來到張家口的文藝工作者紛紛走向工廠鄉村、田間地頭、街頭巷尾,與廣大的工農兵同呼吸,共命運,把工農兵真正作爲文藝的創作主體和服務主體。天津《大公報》記者彭子岡認爲,“如果以人口與文化人來作比較,恐怕張垣是文化氣息最濃厚的城市了。他們改變了中國知識分子傳統的向上看的作風,他們的眼睛全是朝老百姓瞧着的。”

從延安到張家口,長途跋涉,風餐露宿近兩個月的丁玲,“不顧長途行軍後的疲勞,也不考慮人地的生疏,便趕到宣化,採訪材料”,僅僅一週時間,創作了3幕7場的戲劇《“望鄉臺”畔》(發表時改名爲《窯工》),這部話劇由丁玲、陳明、逯斐執筆,發表於《北方文化》第3期,是較早反映工人鬥爭生活的解放區文學。1946年7月底,丁玲隨中共晉察冀中央局組織的土改工作團,來到桑乾河畔的懷來、涿鹿參加土改。在涿鹿縣溫泉屯的田間地頭、居住的小廟裡,與鄉親們朝夕相處,結下永遠無法釋懷的情誼,同年9月,在與蕭三夫婦共同撤離張家口的卡車上,“腦子裡全是懷來、涿鹿兩縣特別是溫泉屯土改中活動着的人們”,“由於我同他們一起生活過,共同戰鬥過,我愛這羣人,愛這段生活,我要把他們真實地留在紙上”。經過一路的醞釀,小說的構思基本完成,“需要的只是一張桌子、一疊紙、一支筆了”。撤離至阜平擡頭灣村的丁玲馬不停蹄地開始創作《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書稿於1948年6月在河北正定定稿,同年9月出版。

1945年,楊朔加入中國共產黨,在離開延安到張家口與馬加告別時說:“我也要重新開始,過去,我在華北根據地滾了幾年,仗也打了,腳也磨出泡了,故事蒐集了不少,要講和羣衆的關係,真像一滴油滴在工農兵的大海里,漂在上面,這回我要沉下去。”爲了實現這一夙願,到張家口不久,楊朔冒着凌冽的寒風,走進宣化龐家堡龍煙鐵礦體驗生活,與工人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經過9個多月的艱苦勞動和生活,創作了反映礦工鬥爭與生活的中篇小說《紅石山》。

在張家口,戲劇的創作與演出最爲活躍,成績最爲顯著。“街頭卡車劇”是最具特色、影響最大的戲劇形式。“街頭卡車劇”就是接到演出任務後,用一輛卡車,拉上佈景、道具和演員,或在街頭,或在卡車上演出,簡短活潑,隨走隨演。據胡可回憶:“他們把大卡車側幫放下來,兩輛卡車對在一起,下面用木棍支撐一下,就成了舞臺,演員在後面稍微化化妝,就可以演戲了。”1945年春節,是張家口人民獲得新生的第一個春節,上百個軍民組成的演出團隊走上街頭喜慶新春佳節。華北聯大秧歌隊全天演出了3場。據前民回憶:“首先是林白和演黃世仁的陳強的《打花鼓》,曲調是具有河北濃郁地方特色的《小放牛》,歌詞是賀敬之編寫的,接着是王昆和葉央的《兄妹開荒》,再一個就是吳堅和孫嶺的《夫妻識字》。演完第二場,就在街頭馬路邊休息了,由學校伙房的同志們送來飯,就這樣,大家在風沙中香甜地吃着饅頭、喝着大鍋湯。”“街頭卡車劇”公演式的演出,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從形式上,都非常貼近普通羣衆的生活,深受廣大羣衆的喜愛。

在張家口,歌劇《白毛女》經過不斷改進,完成了最終的改編和定型,在思想和藝術上日臻完善,成爲影響最廣泛的戲劇。1945年11月,華北文藝工作團與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聯合排演重新修改加工的《白毛女》,由李煥之指揮,舒強導演,凌子風飾楊白勞,王昆和孟於飾喜兒,陳強飾黃世仁,高維金飾王大嬸,車毅飾張二嬸,葉揚飾穆仁智,孫崢飾黃母。在1946年新年前,在張家口人民劇場公演,連續演出30多場,創造了3天演出6場的最高紀錄。據1946年1月8日《晉察冀日報》報道,在張家口演出時,“每至精彩處,掌聲雷動,經久不息,每至悲哀處,臺下總是一片唏噓聲,有人甚至從第一幕至第六幕,眼淚始終未乾”。

代表着解放區戲劇藝術最高峰的《白毛女》,對教育和鼓舞解放區軍民全身心投入到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據孟於回憶,華北聯大文工團在懷來慰問部隊的演出中,“當演到楊白勞被地主黃世仁逼死的時候,臺下好多人泣不成聲。最後演到鬥爭地主黃世仁時,有一個戰士激動得忘記了是在看戲,口裡喊着‘黃世仁太可惡了,我崩了他’,端起槍就要向黃世仁衝去”。懷來戰役後,時任晉察冀軍區第三縱隊司令員的楊成武寫信高度讚揚了文工團:“這次懷來戰役打得很好,我們的戰士打得英勇,抵抗住了幾倍於我的敵人,取得了戰鬥勝利。戰士們在肉搏時那樣的英勇頑強,他們刺刀尖上帶着文化——看了你們演出後提高了他們的階級覺悟,激發起了他們對敵的仇恨,因此,這次戰役的勝利也有你們的一份功勞。”

1945年8月至1946年10月,延安文藝工作者和晉察冀文藝工作者匯聚張家口,開啓瞭解放區文藝發展繁榮的新局面,這是堅持八年抗戰的中國紅色文藝家的一次集體檢閱,是掀起新中國文藝創作高潮的一次大預演。他們高舉《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大旗,以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情懷創作的紅色文藝,是晉察冀文藝和解放區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着晉察冀文藝和解放區文藝發展的新高峰,生動實踐了“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爲人民大衆的,首先是爲工農兵的,爲工農兵而創作,爲工農兵所利用的”要求,創造了極大紅色文藝成果,必將彪炳中國文藝史冊。

(作者:鄭恩兵,系河北省社科院文學所所長、研究員。本版歷史圖片由張家口歷史文化研究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