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印記|武警陝西總隊延安支隊執勤一中隊:駐守在南泥灣的新時代紅軍傳人

塞上咽喉,軍事重鎮。

延安精神淬鍊靈魂。

1940年12月至1941年3月,駐陝甘寧邊區綏德地區擔負河防任務的八路軍第359旅開赴南泥灣,實行軍墾屯田,生產自救。從而,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的“種子”就在這片廣袤的大地上“播撒”開來,孕育出一朵又一朵迎着朝陽盛開的“紅色之花”。

如今的南泥灣,已是“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的陝北好江南。

中隊官兵影壁前宣誓。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建隊73年來,中隊駐守在革命聖地延安,他們完成了剿匪肅特、鎮壓反革命、執勤處突、搶險救援等黨和人民賦予的重要任務。多年來,一代代官兵在南泥灣腹地,勇挑重擔、苦幹實幹、攻堅克難,始終保持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實現了部隊建設全面過硬、長期過硬。

榜樣力量

讓他紮根山溝十六個年頭

來自甘肅省平涼市的四級警士長白亞龍,現爲執勤一中隊軍械員,今年是他入伍的第十六個年頭。十五年間,他不僅見證了一批批朝氣蓬勃的新面孔,也送別了一茬茬朝夕相處的戰友,在這片紅色沃土上,他因榜樣的力量,選擇了“堅守”。

剛入伍時的白亞龍,對軍營的生活感到十分不適應。“洗臉、吃飯、上廁所都會有時間限制。不僅如此,中隊在組織教育、學習以及參加會議時,人手一個小馬紮,一坐就是幾個小時,腿都快沒了知覺。”他說道,理想與現實充滿了差距,自己也後悔過。

白亞龍(前排左三)與中隊官兵學黨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新訓結束後,白亞龍被分到五排,當時有一名上士班長名叫王作名,在中隊已經已有十二年之久。老班長轉業離開前,白亞龍幫忙整理他的個人物品時,偶然看到擺滿整個抽屜的獎章。“那一排耀眼的徽章擺在我眼前時,我便暗下決心,要以王班長爲榜樣,在中隊好好幹長期幹,也要爭取屬於自己的榮譽。”白亞龍說。

從此以後,他每天早起整理內務 ,第一個“搶”工具打掃衛生訓練中加大訓練量……慢慢地,他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入伍至今,獲得過三等功2次,優秀士官2次,優秀士兵2次,踐行着之前許下的錚錚誓言。

精神的家園

石子地圖”點燃紅色信仰之火

走進中隊營區,影壁前有一副別具一格的“石子地圖”呈現在衆人眼前。地圖在紅色外框內整體呈“V”字形圖案,8個圓形的點位和2條綠色的脈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中隊營區內的“石子地圖”。人民網 郝萍

據瞭解,地圖內的每一個點位,代表着上世紀90年代初,中隊的執勤排點,它們散佈南泥灣山溝。20多年前,中隊原政治指導員馬建民便提着一盞煤油燈,走遍每一個哨位,帶領官兵圓滿完成執勤任務,一個來回就是20公里。

中隊黨支部書記、政治指導員李亞凱說,“石子地圖”是中隊官兵用山裡撿來的石子一顆一顆建造起來的,幾乎每名官兵都爲它填過色。這些載滿着紅色的足跡的“石子地圖”,便根植在每一位官兵的心中。

“當時,中隊有三個特點,一是生活環境艱苦,二是執勤任務重,三是氣候惡劣。”馬建民說,除了正常的執勤任務外,中隊官兵還會耕種莊稼,將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貫穿到生活方方面面。

一張老地圖,一座精神家園。一張新地圖,一個新的出發點。新舊之間的傳承是鮮紅底色,不變的是奮鬥的旋律。

奮鬥的故事

在生產戰鬥過的地方深學深悟

中隊駐守在南泥灣,始終保持着一個優良傳統新兵下隊第一課到駐地紅色遺址參觀見學,接受革命紅色教育。今年恰逢建黨100週年,中隊黨總部把課堂搬到了南泥灣大生產展覽館

列兵於勇亮觀完展覽館不禁感嘆說:“這就是革命先輩生產戰鬥過的地方!我一定自覺當好紅色基因的傳承者。”

中隊官兵在大棚內種植草莓。人民網 郝萍攝

有一年,中隊官兵一起在開墾的菜地裡做農活。中士李春堯問大家:“我們爲什麼要種菜?”有人回答說:“爲了改善伙食”,有人說:“爲了磨礪心性”。然而,更多的官兵回答:“爲了銘記先輩,像他們那樣工作、訓練、打仗”。

如今,已經擔任班長的李春堯也會經常問新兵們這個問題。在他眼中,把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種菜如此,當兵也如此。

在部隊這片沃土上,每名官兵就好像是一粒種子,從生根、發芽到開花結果,其實這個過程就是紮根。面對“紮根”這個問題,武警延安支隊黨委書記、政治委員紀廣坤錶示:“我們的根,就是聽黨話、跟黨走,在靈魂深處築牢對黨的無限忠誠,在一次次使命任務中淬鍊忠誠。”

中隊組織官兵學習紅色故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心有所信,方能致遠。在這裡,一代代官兵始終堅持傳承和弘揚延安精神,保持人民軍隊優良傳統代代相傳。建隊73年來,中隊連續27年被表彰爲“基層建設先進單位”,13次被表彰爲“基層建設標兵中隊”,2次被武警部隊表彰爲“學雷鋒、學英模先進集體”,2019年被中宣部命名爲“第五批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2020年被中共陝西省委、陝西省人民政府、陝西省軍區表彰爲“擁政愛民模範單位”,先後榮立集體二等功4次、三等功7次,160餘名官兵立功受獎,原中隊長宋彪榮膺第十九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