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亞落實ESG 打造友善環境綠工廠

宏亞食品創立的觀光工廠巧克力共和國園區。(圖/理財週刊提供)

臺灣最近飽受缺水之苦,大家感受到節約用水重要性之外,究其原因,還是在溫室效應所導致的氣候異常,減排、減碳、減廢是當前企業、政府所關注的議題。然而,喊得再用力,還不如一點一滴地落實,桃園就有這麼一家企業,從工廠設備、製程產品包裝,把循環經濟做得徹底,堪稱綠色企業的典範之一。

它是誰?就是我們從小吃到大的國民零食「77乳加」的母公司─宏亞食品。

宏亞食品成立於一九七六年,創辦人張添早在一九九二年環保意識還未擡頭的年代,即投入工廠減碳的工作。自二○○九年接班的現任董事長張雲綺曾說到:「自己是企業主,也是消費者,更是地球公民的一份子」,因此,持續落實企業社會責任CSR,形成好的循環進而被消費者認同,纔能有今日的綠色成果。

花生廢料發酵後轉爲有機肥

吃過「77乳加」的民衆都知道,77乳加是由巧克力和牛軋糖混合而成,而牛軋糖內含香醇的花生粒,在剝去外殼進入烘烤程序之前,必須去掉一層薄如蟬翼的花生膜。根據宏亞統計,二○一九年,光是花生膜廢料就高達一萬二千公斤,而這些花生膜何去何從,成爲一個苦惱的問題。

起初,宏亞將花生膜都給養豬場當飼料,其後因非洲豬瘟,臺灣因應防疫,豬農不再收購,便將花生膜轉做觀光工廠「巧克力共和國」園區植物堆肥的養料,但試行後發現,花生膜即便是埋在土裡,也未能腐化,直到一年之後才找到最佳解決方案,讓花生膜發酵後變成有機肥,再回到生產鏈中。

宏亞將花生膜與下腳料混拌,加入益生菌發酵,再拿去餵食蚯蚓,釋出蚯蚓糞土,即變成無農藥的有機肥料,提供給契作小農種植花生,讓花生膜回到生產鏈中。不僅如此,「在巧克力共和國」周邊,還有一座開心農場栽培高麗菜洛神羅勒等高經濟作物,實現循環經濟。

太陽能綠電、環保節能隔熱漆

節能減碳方面,一九九二年開始,宏亞便投資超過五千萬改善廠內耗能設施,例如:儲冰槽空壓機,並於工廠屋頂自建太陽能發電,打造友善環境的「綠工廠」。

儲冰槽是利用離峰用電時段先製冰,白天把冰融化釋出冷空氣送到廠房作爲空調使用,一年可節省三七八萬元電費;空調、馬達皆採變頻式可程式控制,運轉效率至少提升35%;屋頂太陽能年產八十七萬度綠電,廠區內使用再生能源達26.3%,減少四九○公噸的碳排。其他像是全面更換LED燈飾、採用中空懸膜玻璃窗、環保節能隔熱漆降低熱傳導等,至少再節省30%~50%空調用電量

廢熱廢水回收 減少塑料使用

熱能回收方面,空壓機加裝廢熱回收系統,利用熱交換原理,將冷水變熱水提供工廠洗滌鍋具管路保溫,一年可節省五十四萬元電費及三十六萬元天然氣費用。而製程中所產生的廢熱,透過導管輸送至需要乾燥的空間,如:包材室、地下室等使用。值得一提的是,宏亞很早就開始做廢水回收,利用筏基回收雨水,再導入生態園區飼養魚羣、澆灌植栽,廠區廢水回收處理後提供廁所沖洗,每一滴水循環使用二、三次,達到最高效益。

另外,減塑方面,張雲綺從消費者目光出發,每年都會帶領團隊到國外吸收最新的包材設計,鼓勵員工「斷舍離」,從源頭設計「減塑」。以宏亞旗下品牌「禮坊」爲例,禮盒內襯的盒子以「紙材」取代「塑膠材」,減少塑料使用,而紙材也便於消費者回收再利用。

綠色營運 創意化爲行動

宏亞食品於二○二○年榮獲經濟部工業局所頒佈的BS 8001循環經濟認證及TCSA臺灣企業永續報告獎─餐飲及食品業銀獎,顯示其努力獲各界肯定。爲實踐綠色營運的方針,宏亞一步一步前進,將創意化爲行動,張雲綺認爲,只要做好自己,就能推展到上下游供應鏈,進而影響整個生態圈,產生蝴蝶效應

企業社會責任(CSR),經過去年新冠疫情的催化下,擴大轉變爲ESG原則,E是指環境(Environmental)、S指社會(Social)、G是公司治理(Governance),原本隱藏在企業社會責任底下的E(環境),如今正式被突顯而排在第一順位,可見其重要性。張雲綺相信,只要企業更多落實ESG政策,量變會產生質變,永續經營不再是夢。

本文作者:蔡武穆

(本文摘自《理財週刊1084期》)

《理財週刊108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