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度減少160米:科學家發現了格陵蘭冰川的巨大冰損失

在北緯79度的冰川下,據測量融化速度爲每年130米。

格陵蘭島東北部的陸地儀器和飛機上安裝的雷達的測量結果,揭示了北緯79°冰川所經歷的冰損失程度。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研究結果表明,自1998年以來,冰川的厚度已經減少了160多米。這種顯著的減少主要是由於溫暖的洋流從下面融化冰川。

高溫導致地表形成湖泊,湖水通過冰面上的巨大通道流入海洋。一個研究小組在科學雜誌《冰凍圈》上報告說,其中一個通道達到了500米的高度,而上面的冰只有190米厚。

格陵蘭島東北部的一個鄉村營地,是通過直升機在79°N冰川難以進入的部分部署具有現代雷達技術的自動測量設備的基地之一。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亥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AWI)極地飛機的測量飛行和衛星數據也被納入了一項科學研究,該研究現已發表在科學期刊《冰凍圈》上。

這項研究考察了全球變暖如何影響漂浮冰舌的穩定性。這對格陵蘭島和南極洲的剩餘冰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爲冰架的不穩定通常會導致冰流加速,這將導致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更大。

冰川變化與觀測

“自2016年以來,我們一直在使用自主儀器對北緯79°冰川進行雷達測量,從中我們可以確定融化和變薄的速度,”AWI冰川學家Ole Zeising博士說,他是該出版物的第一作者。“此外,我們使用了1998年、2018年和2021年的飛機雷達數據,顯示了冰厚的變化。我們能夠測量到,近幾十年來,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北緯79度的冰川發生了顯著變化。”

這項研究顯示了溫暖的海洋流入和變暖的大氣,是如何影響格陵蘭島東北部北緯79度冰川的浮冰舌的。就在最近,一個AWI海洋學團隊發表了一項關於這個主題的建模研究。現在提出的獨特的觀測數據集表明,在向冰蓋過渡的附近的大片地區出現了極高的融化速度。此外,在冰的底部從陸地一側形成了大的通道,可能是因爲來自巨大湖泊的水通過冰川冰排出。近幾十年來,這兩個過程都導致了冰川的急劇變薄。

由於極端的融化速度,自1998年以來,漂浮的冰舌上的冰已經變薄了32%,特別是在冰與海洋接觸的接地線上。此外,在冰的底部形成了一條500米高的通道,向內陸延伸。研究人員將這些變化歸因於浮舌下方洞穴中溫暖的洋流,以及大氣變暖導致的地表融水徑流。一個令人驚訝的發現是,自2018年以來,融化速度有所下降。造成這種情況的一個可能原因是海洋流入變冷。參與這項研究的Angelika Humbert教授說:“事實上,這個系統在如此短的時間尺度上做出反應,對於冰川等實際上是惰性的系統來說,這是令人驚訝的。”

“我們預計這個漂浮的冰舌將在未來幾年到幾十年內破裂,”AWI冰川學家解釋說。“我們已經開始詳細研究這一過程,以最大限度地瞭解這一過程的過程。雖然有幾次這樣的冰架解體,但我們只能在隨後收集數據。作爲一個科學社羣,我們現在處於一個更好的位置,因爲我們在崩潰之前建立了一個非常好的數據庫。”

如果朋友們喜歡,敬請關注“知新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