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兩岸交流 臺商提3大期盼

兩岸疫苗互認是民間恢復往來的前提臺商認爲應提早因應。(中新社

圖爲大陸國際旅行健康證明防疫護照),上有核酸抗體檢測、疫苗施打等資訊。(摘自網路

陸委會日前宣佈恢復兩岸商務履約及跨國公司內部調動來臺,兩岸重啓交流露出一線曙光。針對當前大陸臺商最期盼兩岸恢復或建立的機制爲何?大陸全國臺企聯會長李政宏表示,有三個部分優先考慮:第一,有條件縮短往來隔離時間;第二,儘快恢復更多兩岸航點;第三,兩岸要考慮疫苗護照的規畫

籲採商業泡泡模式

上海臺協副會長蔡世明則表示,陸委會提出的恢復兩岸商務交流還帶了一句話,就是「隔離不免除」。他認爲,若要爲商務赴臺待上近20天(隔離14天加上4-5天商務行程),應該不會有多少人願意。他指出,如果臺灣想要對大陸表達善意,應該先從疫苗的議題來討論,現在最大困難點就在於隔離與疫苗之間能不能有所掛勾

蔡世明表示,去年沒有疫苗,因此只能隔離,沒有其他方法。現在情況不同,疫苗已經出來,施打到一個程度後,隔離政策肯定可以放寬。現在大陸疫苗已經開始要全面供應給全國老百姓接種,只要有需求就可登記,臺商包含在內;如果臺灣也接受施打大陸疫苗之後可減少隔離期的話,兩岸自然而然就會活路起來。 李政宏表示,據他所知,有一些臺商已經有打疫苗,臺灣也已經開打,兩岸有沒有可能出現疫苗護照的認定,對於有打疫苗者可放寬隔離政策,比如縮短隔離期,這些都是臺商最期待後面兩岸逐步去實踐的。

在此之前,李政宏指出,因爲兩岸疫情都控制得很好,大陸已多日沒有本土案例,是否也可以先採用類似商業泡泡的模式,比如返臺隔離3天內3採陰者,可以縮短隔離期;也期待兩岸航點要儘快恢復,因爲現在僅北京、上海、廈門以及成都共4個航點,對廣大臺商進出大陸及返臺都非常不方便。

時間拖愈久愈不利

因疫情衝擊及隔離影響,去年很多臺商都出現經營困難,老闆們陷入決策困難,多數臺商也採取減少投資策略,甚至出現倒閉潮,不少臺幹紛紛求去,類似景況還會出現?「肯定的,隨着時間拖得越長,這個問題持續發生!」李政宏坦言,雖然很多人度過去年難關,但如果(隔離)不斷持續的話,一方面撐不下去,再來,家人都在臺灣,總歸不是那麼便利。

臺幹離職潮方面,蔡世明指出,過去很多臺灣年輕人到大陸發展都沒有考慮家庭因素,去年疫情發生後,家人會勸說先不要到大陸,很多人就沒回來,「一年沒回大陸,就不必再來了。很現實地講,一個工作或一個創業平臺,不會等你一年之後再來!」

不過蔡世明也發現,很多年輕人會跟家人商量,就是要在大陸發展,因此就很認分且實實在在做事,待下來後,也不會猶豫再三,把心中一些雜念過濾掉,就好好幹!「去年留下來的臺灣年輕人,今年會更認真留在這裡。猶豫不定的、去年沒來的或者去年已走的,就不會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