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唯一!十堰市入選全國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

極目新聞記者 塗夢蝶

通訊員 李斌

5月15日,生態環境部在“全國低碳日”活動現場公佈了全國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其中,湖北省十堰市入選。

本次發佈的試點名單包含北京市門頭溝區等39個市(區),涵蓋從超大城市到小城市的不同規模,覆蓋全國7大地理分區,十堰市是湖北省唯一入選該試點名單的城市。

據瞭解,氣候適應型城市是指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過程中,充分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採取相應的適應措施,以減小氣候變化對城市的不利影響,保證城市的安全運行和可持續發展的城市。這些措施包括城市空間佈局的優化、基礎設施的改進、綠色植被的增加、水資源管理和災害風險的評估與管理等。

2023年8月,生態環境部等8部門啓動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工作,共同發佈《關於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的通知》,指出到2025年,中國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深化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探索和總結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路徑和模式,提高城市適應氣候變化水平。到2030年,試點城市數量將達到約100個,氣候適應型城市建設試點經驗將得到有效推廣並進一步鞏固深化。

湖北十堰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丹江口水庫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區,是國家重要的水源保護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和區域性的生態屏障。十堰市生態環境局葉相成介紹,此前,爲全力打造國家氣候標誌和氣候適應型城市樣板,十堰市重點實施優化城市適應氣候變化空間佈局、加強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風險監測預警和應急管理、強化城市氣候變化影響和風險評估等八大試點任務,重點開展水安全、基礎設施、生態系統服務、氣象災害防禦等4類工程,包括竹溪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十堰中心城區水資源優化配置、十堰市大巴山區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水生態綜合治理、十堰智慧城市建設等22個項目,總投資約119億元。

葉相成表示,計劃到2025年,十堰市適應氣候變化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基本形成,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監測預警能力持續增強,氣候變化不利影響和風險評估水平有效提升,高溫乾旱、暴雨洪澇等氣候相關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各重點領域、區域適應氣候變化行動有效開展,適應氣候變化的國土空間、生態安全格局基本確立,先進適應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步伐加快,全社會自覺參與適應氣候變化行動的意識明顯增強。

(來源:極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