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實體經濟 債市有新意更有“心意”

從爲民營企業融資保駕護航信用保護工具,到精準支持科創企業的“科創債”、科創票據,再到專門幫助傳統行業轉型發展的轉型債券……今年以來,作爲直接融資重要組成部分的債券市場,創新之舉頻出,招數更多、力度更大、精度更準。

機構人士預計,下半年,債券市場將進一步匯聚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的金融合力,促進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新工具:撬動民企融資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4日,今年已有逾70家房地產企業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債務融資工具1606億元,實現淨融資433億元;在滬深交易所發行的房地產行業債券已超過300只,規模逾2700億元。這是債券市場加大支持民營企業融資力度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受部分民企風險事件影響,民營企業在債券市場上融資佔比下降。今年5月,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攜手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設立並推出“中債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CSIPB)”,滬深證券交易所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專項支持計劃,標誌着優化完善後的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機制“新出發”。

這是債券發行的一項創新之舉,對於想通過發債來融資的民營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華創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周冠南介紹,新一輪支持計劃通過引入信用保護工具、信用風險緩釋工具等信用衍生產品,以市場化的信用風險分擔機制,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提供增信支持。

“‘債券+信用保護工具’的發行模式,相當於創設機構以自身信用對債券進行信用增進。”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表示,這一創新舉措將提高投資人認可度,從而提升債券發行成功率,也有助於引導更多市場力量利用市場化增信模式服務民企發債融資。

更爲重要的是,債券市場公開、透明、傳導效力高、市場預期引導力強。實施新一輪民企債券融資支持計劃能改善民營企業整體融資氛圍。

5月以來,晶科科技碧桂園龍湖、新城控股等多家民營企業在信用保護工具護航下成功發債。

“作爲一家主營光伏電站投資運營業務的民營上市公司,我們享受了此次創新發債模式帶來的好處,收穫了更多債券投資人的關注。”晶科科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更感受到了政策的呵護之心!”

“新一輪民企債券融資支持計劃的實施恰逢其時!”華南一家券商固收事業部總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說,目前獲支持的發債企業還有限,但信號意義強烈,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進入支持名單可期。

周冠南預計,未來將有更多民企被納入支持計劃,以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品種:助力創新發展

除了創設新工具精準支持民企融資,債券市場還推出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簡稱“科創債”)、科創票據、轉型債等多款新品種,加大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力度。

5月下旬,證監會指導滬深交易所在前期試點的基礎上正式推出科技創新公司債券;交易商協會宣佈將科創類融資產品工具箱升級爲科創票據,通過創設特定債券品種,加強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領域的精準支持,實現資金直達。

數據顯示,“科創債”試點階段,中國誠通、國新控股等企業共發行31只產品,融資253億元,資金主要投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製造等前沿領域。自5月下旬“科創債”正式推出以來,已有廣州港、陝西金控等多家企業成功發行“科創債”。此外,銀行間市場上,首批8家主體類科創票據和首批用途類科創票據項目已成功落地。

轉型債則是專門爲支持經濟轉型升級而設計的創新債券品種。6月22日,銀行間市場首批5單轉型債券項目成功發行,募集資金主要用於節能技改、動能轉換升級等轉型領域。同期,上交所推出低碳轉型公司債券和低碳轉型掛鉤債券,交易商協會也創設推出了轉型債券,資金專項用於支持傳統行業綠色低碳轉型。

“對比已初具規模的綠色債券市場,低碳轉型債券能更廣泛地支持高耗能、高排放的傳統行業轉型。”申萬宏源證券首席債券分析師孟祥娟表示,一方面,低碳轉型債的範圍較廣,適用於沒有直接從事綠色項目開發的發債主體;另一方面,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募集資金的用途更爲靈活。

“無論是‘科創債’、科創票據,還是轉型債券,其共同特徵是通過專項債券產品,爲特定領域精準引入資金活水。這是債券市場以‘新招’‘妙招’支持創新發展的有益之舉。”北京某券商固收部投資總監說。

聚合力:支持實體經濟

不論是新工具、新品種精準發力,還是普通債券加大支持力度,今年債券市場對實體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支持明顯加強。

人民銀行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口徑下的企業債券融資16803億元,政府債券融資30316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期多5642億元、13292億元。

創新品種瞄準的是爲特定領域精準“輸血”,普通債券則更爲注重發揮對實體經濟的基礎性支持作用。截至6月24日,6月地方債發行規模預計超過19000億元,遠高於2020年5月創出的歷史最高值(13025億元)。今年上半年,地方債發行規模預計超過52000億元,有望較上年同期多約19000億元。

業內人士注意到,今年地方債發行靠前發力,節奏較快,扮演了擴大有效投資、帶動消費擴大內需、促就業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近日,國務院印發《紮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進一步提出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並擴大支持範圍,今年已下達的3.45萬億元專項債券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力爭在8月底前基本使用完畢。

“當前,債券市場作爲社會融資的重要渠道,正與信貸投放一道形成合力,更好發揮融資功能,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一位金融機構人士對記者說,“複雜局面下,更需堅定金融服務實體的如磐初心。”

市場預計,在流動性較爲充裕、政策支持、產品創新力度加大的背景下,下半年債券市場融資將繼續保持合理增長,爲實體經濟持續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