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通”迎來“升級大禮包” :與國際主流交易品種接軌 費用優惠再延長1年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唐婧 北京報道

2023年5月15日,內地與香港利率互換市場互聯互通合作(以下簡稱“互換通”)正式上線。境內外投資者可經由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在交易、清算、結算等方面互聯互通的機制安排,在不改變交易習慣、有效遵從兩地市場法律法規的前提下,便捷地完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和集中清算。

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截至2024年4月末,“互換通”渠道下已有58家境外機構投資者入市,包括境外主權類機構、商業銀行、證券公司、資管公司等各類型合格機構投資者,覆蓋1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共達成人民幣利率互換交易3600多筆,成交名義本金總額近1.77萬億元人民幣,日均交易量從上線首月不足30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4年4月的日均超過120億元人民幣。自“互換通”上線以來,境外機構在中國債券市場的持債餘額累計增長近8000億元。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部總經理朱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互換通”啓動以來,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更便捷地直接觸及這個全球最大的利率衍生品市場之一,過去一年已有主權類機構、銀行、券商等多種類型的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活躍度穩步提升。他還透露,“互換通”受到廣泛歡迎和關注,主要得益於其可以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和清算成本,讓持有中國債券等人民幣資產的境外投資者可以更好地實現頭寸風險管理的目標。

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腳步不會停滯。“互換通”上線後,中國人民銀行指導有關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持續跟蹤業務運行情況,及時瞭解境內外投資者業務需求。針對部分境內外投資者反映的“互換通”下缺乏存續期管理功能、建議增加標準化合約以便機構優化現金流管理等訴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香港場外結算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參照國際成熟做法,制定了業務與系統優化方案。

同時,爲鼓勵業務發展,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決定繼續減免有關交易清算費用,在“互換通”上線一週年之際作爲一攬子優化措施一併推出。

推出一週年“升級大禮包”

記者獲悉,爲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金融衍生品市場協同發展,構建高水平金融開放格局,中國人民銀行、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香港金融管理局在充分總結“互換通”運行經驗、認真聽取境內外投資者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支持“互換通”機制安排進一步優化。

一是豐富產品類型,推出以國際貨幣市場結算日爲支付週期的利率互換合約(IMM合約),與國際主流交易品種接軌,滿足境內外投資者多樣化風險管理需求。

二是完善配套功能,推出合約壓縮服務及配套支持的歷史起息合約,便利參與機構管理存續期合約業務規模,降低資本佔用,活躍市場交易。

三是推出其他便利舉措。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還將同步推出其他系統優化和優惠措施,將“互換通”費用優惠再延長1年,對於境內外投資者通過“互換通”開展的交易清算費實行全額減免,促進降低業務參與成本。

接近央行人士告訴記者,“互換通”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發展、推動內地與香港深化金融合作的重要舉措。此次“互換通”優化措施的推出,將進一步滿足境內外投資者多元化的風險管理需求,促進有效降低業務參與成本,有利於吸引更多境外機構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和持有人民幣資產,助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內地與香港金融市場協同發展,助力構建高水平金融開放格局。

下一步,內地與香港監管機構將指導兩地金融市場基礎設施機構,繼續穩妥有序推進“互換通”業務合作,持續完善各項機制安排,助力穩步擴大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市場熱切期待新功能上線

自“互換通”於2023年5月上線以來,市場運行順暢,反響熱烈。東方匯理銀行環球金融市場部亞太及中東地區宏觀產品主管及聯席交易主管胡文濤表示,受益於參與境內利率衍生品市場,離岸的銀行做市能力得到顯著提高,通過提供更好的價格,讓境外投資者得以更加有效地管理人民幣利率風險,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更好的流動性,相比於離岸,境內的人民幣利率衍生品市場參與者更多,交易更加活躍,從而具有更好的市場深度以及更窄的點差報價。

二是更精準的期限管理,相比於離岸市場,境內的人民幣利率衍生品市場在一年內的期限價格更加透明,參與者因此能夠通過“互換通”經境內利率衍生品更加精準地管理利率風險。

胡文濤介紹,2024年“互換通”將會上線新的功能,讓參與者不但可以獲得遠期起息的利率衍生品報價,且增加了對歷史交易進行提前交割結算的功能。此兩項新功能必然能夠更好的提振市場,幫助參與者和離岸投資者更好的管理利率風險。

具體來看,前者使得投資者可以更加個性化地定製對衝方案,讓衍生品的現金流更加貼合自身的風險敞口,而後者則可以讓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更加清晰,並能有效降低市場參與者的結算工作負擔以及清算所承擔的信用風險。

市場參與者對“互換通”的“升級大禮包”普遍抱有高度期待。匯豐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副行長兼資本市場及證券服務部聯席總監張勁秋表示,“互換通”優化舉措的推出有利於境外投資者更有效地管理現金流、在交易中提高保證金的使用效率,以及加強境外投資者參與內地銀行間利率互換市場的便利性。隨着一系列優化功能的上線,預計境外投資者的交易積極性和活躍度將進一步提升,這也有助於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特別是長期資金,投資中國債券市場。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部總經理朱璟認爲,此次推出的IMM及合約壓縮等新機制,可便利客戶更靈活地開展新增交易、優化風險管理,同時更高效地管理存量交易,還可協助部分客戶釋放內部額度,利好客戶業務開展。相信隨着“互換通”的進一步優化,更多境外主權投資機構、保險公司,基金等已投資中國債券的境外投資者,參與中國債券市場——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的積極性會被進一步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