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口八卦窯疑遭怪手破壞10磚門受損 竹縣府急列暫定古蹟

新竹縣文化局列入追蹤的湖口波羅汶窯廠八卦窯遭不明人士破壞,列入「暫定古蹟」保護,避免後續破壞行爲。(郭臺貴提供/羅浚濱新竹傳真)

新竹縣政府去年計劃在湖口興建新竹縣生命紀念園區遭反對時,地方文史工作者在園區旁發現具有保存價值的波羅汶窯廠廢棄的「八卦窯」,申請文資身分,文化局列冊追蹤,未料,17日遭不明人士破壞,所有窯門疑遭怪手破壞,文化局漏夜到現場公告列爲「暫定古蹟」,18日到派員與專家舉者到場瞭解毀損情形。

地方文史工作者郭臺貴表示,17日下午4時許,志工發現八卦窯至少10個磚門遭大面積破壞,並有最長的窯頂被敲掉,通報文化局外,志工也陪同鍾姓窯主向警方報案,後詢問附近店家,得知16日上午11時許,有載怪手的拖板車從八卦窯出來。

周臺貴說,曾姓窯主早年向曾姓地主租土地,好像土地已賣掉,向地政所查該土地已被設定,若真的賣掉,合理懷疑八卦窯被破壞,很有可能是新地主所爲。

文化局長章宗耀表示,地方文史工作者向該局申請湖口波羅汶窯場列入指定古蹟、登錄歷史建築,專家學者審查結果列入追蹤,接獲通報後,馬上派員到現場,依暫定古蹟條件程序辦法規定,張貼公告將八卦窯列爲「暫定古蹟」,若後續有破壞行爲,依法將可究責。

根據磚窯廠後代鍾先生指出,磚窯廠成立於1960年代,約在1980年初期正式停產,興盛的20年間,提供許多就業機會,當時員工每天忙得沒有休息時間,天氣晴朗就必須勤加工作,對於磚窯廠年久失修、外觀毀損,感到相當惋惜。

文資專家廖倫光表示,八卦窯最早爲歐美所發明,在日治時代從本傳入臺灣,結合臺灣傳統磚造結構,形成所謂連環窯或是蒸籠窯,過去在北臺灣相當流行。研究臺灣傳統古窯的專家鄧淑慧也指出,全盛時期臺灣有超過800座八卦窯,如今僅剩約20座,真正進入文資登錄身分只有3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