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弄學”是年輕人生活中的快捷鍵

最近,“糊弄學”橫空出世,十幾萬名“弄弄子”在豆瓣小組各抒己見,分享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糊弄心得。

所謂的“糊弄學”,指的是以看起來不敷衍的方式,去應對生活中難以推脫之事:當對方笑話時,不管好不好笑都回“哈哈哈哈”“笑死我了”;吐槽時難以與講述者共情,便靈活運用“感嘆詞+評價事情+感受”的萬能句型,比如“天哪!這也太那個了吧,我無語了”;臨近購物狂歡,有人讓你“幫忙砍價”卻不好意思回絕時,就說自己刷單太多被封號了。

有時,“弄弄子”們狠起來連自己都糊弄:有不顧賣相,把所有食材放一起亂燉的做飯糊弄;有“五分鐘追完一部劇”的看劇糊弄;也有以“開會”“腳崴了”“天氣不好”等各類理由搪塞教練的健身糊弄。

“糊弄”二字,表面聽起來有些負面,其實未嘗不是年輕人洞悉生活智慧、用幽默對抗緊繃的自嘲說法。在過度社交人情難卻、工作繁重的節奏生活狀態下,年輕人不時有分身乏術之感,也難以真正面面俱到。對於無傷大雅的瑣事,“弄弄子”們選擇了一種耗費精力較少又相對得體的做法,既照顧了對方的訴說情緒,又給自己留下“放空”的輕鬆時刻

從與他人的交往而言,“糊弄學”本質是免除社交尷尬、迴避正面衝突的“太極話術。有時,深入、真誠的討論需要相通的認知“原點”,即便是關係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囿於經歷差異而難以共情。比如,筆者一位準備法考的朋友,時常會給我分享一些他們“圈內”的笑話。對於沒有相關體會、又爲寫稿焦慮的我來說,對這些笑話就難免“消化不良”,而爲了照顧對方情緒,便不得不用上各類表情包和語氣詞。翻看我們的聊天記錄,包含“哈哈哈哈”的內容已有2000多條。可以說,這樣糊弄並非不真誠,而是在爲我們的社交設置快捷鍵”。

“糊弄學”應運而生,也是應對一些人不顧社交界限、提出無理要求的無奈之舉。當長輩動不動就發來砍價信息、健康謠言,一見面就開啓“怎麼還不結婚”的長篇大論模式,與他們理性平等地論辯幾乎不可能。這時,一些簡單的糊弄技巧就能派上用場職場中,面對形式主義的工作內容、過於頻繁的加班要求,員工無法直言不滿時,所謂的“摸魚糊弄學”便成爲一種被動式的自我保護。這樣看,與其苛責年輕人的糊弄,倒不如反思,如何根本避免無意義事務對人的過度消耗

個人生活中,偶爾開啓糊弄“快捷鍵”、享受偷得浮生半日閒的“廢柴”生活,也並無不可。在消費主義勵志理念的描繪下,人們往往容易產生一種迷思,彷彿每個人都要向絕對健康、自律、有儀式感的生活進發。但現實中,沒有人能活成精準機器,在不想做飯時點高熱量的外賣,狀態不佳時放慢工作節奏,不願在假期景區裡擁擠而選擇“宅家一日遊”,這些看起來像是自我糊弄,其實是踐行張弛有度的樸素道理,讓人在“小確幸”中放鬆下來,繼而更好地面對生活。

當然,理解年輕人的一些糊弄行爲,並不等同於認可對它的濫用,“凡事皆可糊弄”的極端傾向並不足取。正如“糊弄組”組規中所說:“糊弄組奉行的是清楚自己可以糊弄的範疇,而有選擇地糊弄。”只有明確生活的目的和意義,在該真誠、該努力時絕不糊弄,個人才能真正掌握人生主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