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良/全球房價都在漲 房產反映貨幣現象

全球房價都在上漲,並且先進國家漲幅還比開發中國家來得大,主要原因也是因爲先進國家採取了更寛鬆的貨幣政策。(圖/記者李毓康攝)

胡偉良/品嘉建設、尚禹營造創辦人老屋改建協會理事長

2020年以來房價爲什麼會大漲?近期的全球升息抗通膨下又將如何呢?

房價基本上反映了貨幣現象

疫情下,全球經濟陷於停頓,以美國爲首的先進國家爲了挽救經濟、提升就業機會,發動了無限制的貨幣寬鬆政策,貨幣大放水的結果,造成了通貨膨脹,也衍生了資產價格的上漲。這是房價上漲的「拉力」。

審視全球房價在疫情期間的變動情形,不難發現全球房價都在上漲,並且先進國家的漲幅還比開發中國家來得大,主要原因也是因爲先進國家採取了更寛鬆的貨幣政策

建築的原物料成本大幅上漲

全球節能減碳的環保要求,使得高耗能、高污染的建築主要原物料(鋼鐵、鋁、水泥)的成本大幅增加,而且這個趨勢很難改變,在這種情況下,要期待房價下跌可能不切實際。

這時候政府能做和應該做的,其實不在打房,而在維持房價的合理性,避免建商借機哄擡房價賺取暴利

營造施工人力的短缺

由於營造業的「3K(危險、辛苦、骯髒)的工作環境,加上現有人力的逐漸老化,造成營造施工人力的日益短缺,加上臺灣當前「反對外勞引入,以免妨礙國人就業」的不務實政策(臺灣缺乏合理的人力資源定位政策),使得缺工問題持續惡化;在這樣先天不良的環境下,加上以臺積電爲首的高科技產業擴廠趕工,營造人力自然青黃不接,結果當然是各項工程的工期拉長、人工成本大幅上漲。

危老改建中的很多容積獎勵要求,改建必須提高建築規格,像是耐震等級、智慧建築、綠建築、無障礙設施,這些都會拉高營建成本的。

▲耐震等級、智慧建築、綠建築、無障礙設施等容積獎勵要求,都會拉高營建成本。(圖/記者陳建宇攝)

買房抗通膨心理

近期買房抗通膨蔚成風潮,這種買氣對房市是一股很大的拉昇力量,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房價自然隨之上漲,甚至造成房市的普漲和熱銷現象,但這其實是一個很危險的狀況,因爲現在房市已經出現分化現象,沒有產業支撐的城市,其人口只會日漸減少,房價也因此缺乏支撐力道,而容易下跌;而一些有產業支撐、人口流入的城市,房價則是逐步看漲。所以,若買房的目的是真的爲了抗通膨,那麼城市和區域的選擇會更重要。

近期的全球升息抗膨下又將如何?

今年以來在全球大通膨的環境下,各國政府都被迫反向操作,開始緊縮貨幣及調高利率,也因此使得原本寬鬆 的貨幣環境丕變,引發了經濟形勢的下行,甚至可能導致停滯性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依舊,但經濟卻逐步走向衰退,步入蕭條。隨之而起的就是資產貶值,股市大跌、房地產貶值 ,民衆普遍變窮,這也是民衆所不樂見的。

這時候民衆一定要提高警覺,努力應變,至於如何做?建議讀者可以閱讀筆者的相關文章

熱門點閱》

陳起疆/從伊藤博文安倍晉三

►周行一/日圓將持續貶值 日本經濟前景不樂觀

賴清德赴日悼安倍 岸田延續安倍挺臺路線

►安倍之死改變地緣政治 化解通膨纔是當前最大課題

●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