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應羣衆新期盼 答好服務應用題

法院聯合公安局、檢察院、市場監督管理局等5部門出臺保護青少年免受“上頭電子煙”侵害協作協議,開展對電子煙市場生產裝配、原料加工、渠道營銷、終端銷售等重點環節流程監管。江蘇省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法院的一條司法建議,促成對“上頭電子煙”新型毒品開展“司法+全鏈整治行動”。

強化司法建議是該院刑事審判服務大局發展的一項措施。成立於2019年的江寧經開區法院,審判質效連續三年位居全市法院前列,精準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在貫徹刑事政策機制改革創新、運用司法建議上精準發力,以高質量司法答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新考題

寬嚴相濟,助力企業誠信健康發展

江寧經開區法院每年受理刑事案件480件左右。該院的一項調查分析顯示,這些刑事案件中,嚴重暴力犯罪總數佔比低且逐年下降,輕微犯罪成爲主流;犯罪主體多爲無業人員流動人口;一些刑事案件因鄰里關係婚姻家庭矛盾激化,又沒有得到及時有效化解所致。

沒有區別就沒有政策。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精準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才能用最低刑罰成本爭取最好治理效果。

江寧經開區法院受理的刑事案件中,涉企經濟犯罪佔四分之一。該院堅持嚴管與厚愛並重,對涉企業違法犯罪、單位犯罪的,謹慎適用查封、凍結企業資金賬戶等強制措施;企業經營者犯罪的,要進行綜合評判,儘量避免涉案企業失去市場準入資格

2019年1月,江蘇某服務外包公司邵某、湯某某等8人通過“58同城”等招聘網站發佈高薪招聘物流員等虛假信息對外實施詐騙,公司總計獲利15萬餘元。

法院在審理中查明,該公司在疫情期間取得復工資格後,爲轄區內各大用工企業輸送了大量人力資源,獲得了江寧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授予的“有功單位”稱號。案發後,被告人湯某某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並將獲利贓款予以退還。法院在綜合考量評定犯罪主觀惡性、犯罪情節、後果以及企業發展等方面情況後,依法判決除一名被告人因數罪併罰獲實刑外,其餘均適用緩刑,並充分利用已建立的合規監管機制,引導該企業誠信守法經營。

機制改革,推動審判質效提升

證據是偵查和審判工作共同的生命線。

2021年,江寧經開區法院推進以審判爲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將審判標準延伸至偵查階段,進行證據收集指引、庭審壓力分流、庭審證據區別出示等機制改革,夯實證據基礎。

不久前,一起涉及性侵未成年人案件訴至江寧經開區法院,庭審只用了兩個多小時就閉庭了。“高效的庭審歸功於法院制定的‘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證據指引’。”主審法官陳平說,“這個證據指引,就像一個導航儀,讓控辯審各方圍繞偵查、審查起訴、審判階段證據取得予以規範和提示,讓偵查、批捕、公訴、審判等各環節使用的證據不缺項、反覆查實,形成閉環。”

記者看到,在江寧經開區法院制定的輕微刑事案件證據收集指引表中,“7大項、26小項”形成標籤化指引,紅色爲定罪證據,綠色爲量刑證據,藍色爲其他證據,指引表中將證據收集的要求列入表格,指導偵查和審查起訴的全流程,確保速裁程序案件的質量與效率

不光是證據指引,庭前會議改革分流庭審壓力也同樣有效。

庭前準備充分,庭審才能集中高效。江寧經開區法院制定庭前會議規程,準確定位會議功能,杜絕證據展示“質證化”;重點關注關鍵和爭議證據,準確歸納爭議焦點;強化庭前會議剛性效力,分解庭審壓力。這項改革實施近兩年來,該院庭前會議適用比例逐年提升,被告人蔘與率達100%,會議作出程序性裁判率達100%。

以證據爲中心的機制改革,讓該院審判質量、效率雙提升,自2019年至2022年,該院三年無刑事發回改判案件,平均審理天數僅爲20天,一審服判息訴率達96%。

拓展職能,運用司法建議參與社會治理

在共享經濟時代,形形色色的共享經營模式層出不窮,城市“網約房”作爲一種新模式,成爲越來越多人的選擇。然而,因行業規範缺失,一些地方“網約房”成爲“法外之地”,出現了治安隱患。

2019年9月,江寧經開區法院在審理一起強姦案時發現,“網約房”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疏漏,某酒店在被告人王某入住前並未覈實入住人員信息,亦未對同住的被害人進行身份登記。法官進一步調查瞭解到,由於租客通過平臺在線選房、電子支付、密碼解鎖,與房東不發生面對面接觸,實名登記難,加之“網約房”尚未被納入特種行業管理範圍,致使“網約房”極易成爲“黃賭毒”等違法犯罪行爲發生地和網上逃犯藏匿的場所。

“從規範‘網約房’經營秩序和維護人身財產安全角度推進‘網約房’治安管理工作,加強對‘網約房’經營者及網絡平臺的監督管理,督促落主體責任等”,江寧經開區法院提出司法建議,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專門對司法建議書給予回覆。之後,市公安局通過“慧治安”治安管理綜合應用系統與相關第三方運營平臺對接,採集住宿人員預訂、入住信息,對“網約房”參照旅館業管理模式落實監管措施。

結合刑事審判中發現的問題,向有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堵塞管理漏洞。3年來,該院共發出司法建議10份。

“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刑事審判要在精準施策、標本兼治中呼應羣衆新期盼,答好服務發展應用題,讓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全。”江寧經開區法院院長陳晨說。(趙興武 通訊員 邵振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