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壓力的方法 讓李偉文醫師告訴你

▲出去走走,也可以適當的放鬆壓力。(圖/信安旅遊提供)文、圖/《活得興高采烈》 我們生活的這個世代應該可說是人類歷史上最健康的一代,因爲醫藥科技的進步,戰勝天花小兒麻痹等以往讓人類大規模死亡的疾病,活在臺灣,只要不出什麼意外,順利活到七、八十歲應該沒問題。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也活得不太好,許多慢性病癌症,加上折磨人的焦慮、憂鬱、失眠、不明原因的疼痛過敏症,找不到生理上的致病感染源,卻又是這麼真實的病痛。我想,這些無法名之的不舒服,大概有很大的比例來自於壓力。這個時代的壓力幾乎無所不在,但壓力沒有所謂好或不好,它是所有生物爲了生存而具備的一種反應機制

人類漫長演化過程裡,數百萬年的狩獵時代,我們時時刻刻處在危險之中,看到獵物要趕快追,看到敵人就要趕快跑,人類爲了應付這些生存的壓力也演化出一系列的反應機制,包括分泌賀爾蒙身體可以瞬間採取行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更有力量。隨着文明到來,許多聲光感官刺激以及來自職場學業有形無形的競爭,導致精神壓力非常大,賀爾蒙也過度激發神經細胞,可是我們的身體卻沒有絲毫動作,無法消化那些已被啓動的壓力反應,久而久之,就會干擾到內分泌系統,影響身體的機能以及大腦的反應。多運動可以消解因爲壓力所產生的各種壓力賀爾蒙,研究證明,只要身體一運動、流汗,就會產生多巴胺這種正向的情緒激素,使我們感覺到愉悅快樂。另外,接近大自然可以獲得心靈的平靜,聆聽適當的音樂也可以使我們的精神放鬆。

▲以正面的心態看待壓力,便能用樂觀的角度化解。(圖/時報出版提供)

若針對煩惱的壓力來源,可以採用心理學的「認知療法」來處理莫名所以的焦慮,首先是「你這麼想,有沒有客觀證據」?再來是「即使有了證據,事情有沒有其他可能」?最後是「若真是如此,會有多糟糕」?用理智且具象的方式把無形的壓力直接攤在面前,通常壓力就可以被處理及承受了。

壓力多半是來自於恐懼、來自於自身無法掌握的不確定感,偏偏這個時代天災人禍特別多,黑天鵝滿天飛地震海嘯、金融危機、恐怖攻擊……若我們沒事就盯着新聞報導看,不害怕纔怪。如果可以的話,暫且不看那些唯恐天下不亂的新聞或名嘴評論,然後靜下心來追索自己恐懼的源頭究竟是什麼?然後面對它、接受它,再想辦法處理它,最後就放下它,不再讓它干擾我們的情緒。

如果願意逼自己把煩惱一一寫下來的話,通常它就不會再來干擾我們了。因爲從條列文字中能夠比較理性地分析,哪些事我們處理得了,哪些事根本處理不了,處理得了的就去處理,煩惱也就沒了;處理不了的,煩惱也沒有用,就不用再去想,等船到橋頭再說吧!

把煩惱寫下來、向家人好友傾訴壓力,都是有效的紓壓方法,也可以找些小事情來做,創造一些東西,給自己營造點小小的成就感,不管是煮菜、做木工或玩拼布都好,這些都是在不確定時代尋求確定的掌控感,進而恢復活力的好方法。

最後,常懷感恩心,體會當下能吃、能睡、能動,就是人生最大的福分,同時告訴自己德國諺語所說的:「生命中的每一件事都是好事,若是還沒遇到好事,表示這件事情還沒有結束。」懷抱着正面態度看待萬物萬事,就能有效釋放自己的壓力。

本文摘自《活得興高采烈》,時報出版作者/李偉文醫師.作家.環保志工座右銘是「一生玩不夠」,生命中最期盼獲得的禮物是「慈悲」與「智慧」,智慧的追求透過閱讀,慈悲則靠號召朋友從事公益服務人羣來實踐,因此生活的重心是「閱讀、朋友、大自然」。曾任金鼎獎評審、全國好書公務員專書閱讀甄選審委公共電視華視電視公司的董事等。著作有《迷路原爲看花開》、《您撥的電話未開機》、《給自己最好的禮物》、《只讀好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