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基金:基金投資知識之“南下資金的定價權”

(原標題華商基金:基金投資知識之“南下資金定價權”)

《華商好基會專欄文章第33期

攻玉之道,嘗問於賢。面對投資市場的風雲變幻,華商基金誠意推出《華商好基會》專欄,以期通過華商基金資產配置部獨立、專業的研究視角,爲各位投資者提供專業、審慎的觀點傳播長期、理性的投資世界觀方法論,分享合理、實用的資產管理智慧經驗。華商基金立志超越一時的市場低谷高峰,努力成爲投資者駛向財富彼岸的忠實、長期的伴侶

直觀感受來看,港股價值窪地越來越被重視,南下資金對港股的話語權也在相應提升。

如下圖所示,自2014年底港股通開通以來,南下資金持續不斷增持港股,自2023年初,南下資金持有港股金額已接近3萬億港元,而同期中證港股通指數的總市值約40萬億港元,南下資金佔比已接近10%。雖然總量上,內資體量可能仍無法外資相比,但從邊際來看,內資的定價權確實在與日俱增。

數據來源:萬得信息,統計區間:2015/1/1-2023/1/16

那麼,進一步從實戰角度,有沒有合適的方法可以把對南下資金的跟蹤制定爲一種針對港股的擇時策略呢?

實戰思路:可重點觀察中期資金流趨勢

既然內資和外資是影響港股走勢的重要微觀資金方,理論上,當兩者形成合力時,就可能是比較有利的形勢。在之前的《好基會》文章中,我們已經就如何跟蹤外資動向做了嘗試,所以這次就來重點探究下如何跟蹤內資動向。

南下資金的中期資金流趨勢對港股走勢可能具有一定解釋力,而短期資金流趨勢則可能解釋力一般。

南下資金與中證港股通指數的走勢是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不過也有幾段較明顯的背離區間。如果以美元指數逆序近似代表外資流向,內資與外資的流向可能存在比較明顯的背離。

本期總結

資金面角度看港股擇時,我們發現,跟蹤港股通南下資金流的趨勢和跟蹤美元指數的趨勢是兩個可重點關注的指標。但就細節而言,如何跟蹤相關指標以及如何處理數據細節都需要進一步的深入工作。此外,投資者也不宜忽視資金面以外其他影響港股的因素。因此,相比較直接投資於港股,投資者不妨側重關注具備較強主動港股策略的FOF。

本文來自華商基金資產配置部研究員李健

風險提示:

本文信息僅爲投資者教育目的力爭以簡明易懂語言介紹證券投資基礎知識,揭示投資風險。本文信息不構成對投資者的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依據該等信息作出投資決策。FOF基金產品若投資港股通標的股票,還需承擔匯率風險以及境外市場的風險。

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恪盡職守、謹慎勤勉的態度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請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市場有風險,基金投資須謹慎。敬請投資者選擇符合風險承受能力、投資目標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