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證券:虛擬電廠有望迎來高質高速發展
來源:華泰睿思
核心觀點
首份國家級專項政策出臺,引導虛擬電廠行業高質、高速發展
2025年4月1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虛擬電廠發展的指導意見》,是首份針對虛擬電廠進行全局性指導引領的國家級政策文件。文件從規範定義定位、推動因地制宜發展、提升建設運行管理水平、完善參與電力市場等機制、提高安全運行水平、推動技術創新和標準規範體系建設、加強組織實施七個方面進行了系統性的頂層設計。文件爲系統推進虛擬電廠高質量發展奠定製度基礎,有望推動虛擬電廠產業高質、高速發展。我們認爲虛擬電廠聚合商與軟件供應商核心壁壘高,有望在行業快速發展中充分受益。產業鏈相關公司梳理,請見研報原文。
系統性頂層設計出臺,有望助推虛擬電廠市場從邀約型向市場型加速過渡
政策方面,國家層面近一年來出臺的電力需求側管理、配電網發展、新型主體發展等相關政策中均有條款提及虛擬電廠,涵蓋發展方向、功能作用、參與市場方式等多方面;山西、寧夏、上海、廣東等地亦出臺了專項發展規劃。但此前缺乏全局性的指導文件,文件發佈針對虛擬電廠全局性、系統性的頂層設計,有望助推我國虛擬電廠市場從邀約型向市場型階段加速過渡。文件明確:到2027年,全國虛擬電廠調節能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達到5000萬千瓦以上。2024年7月《加快構建新型電力系統行動方案(2024-2027)》中要求:到2027年,實現典型地區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 5%或以上、着力推動具備條件的典型地區達到10%左右。根據我們預測,到2027/2030年我國最大電力負荷將達到17.04/19.72億千瓦,若滿足5%的峰值負荷需求,需求側響應能力需達到8520/9860萬千瓦,那麼由虛擬電廠提供的調節比例將超過23.5%/50.7%,虛擬電廠將成爲主要需求側調節手段之一。
靈活性資源接入依賴“四可”改造,配網有望受益於需求側升級
虛擬電廠對增強電力保供能力、促進新能源消納、完善電力市場體系具有重要作用。文件提出,要完善虛擬電廠接入調用機制,根據參與業務的技術要求、電力市場建設進程及運行管理需要接入相應系統。參與需求響應的虛擬電廠接入新型電力負荷管理系統;參與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的虛擬電廠接入電力調度自動化系統,或通過接入負荷系統參與部分交易品種。靈活性資源的開發依賴於需求側可觀、可測、可調、可控能力的提升,我們認爲有望帶動配網智能化檢測設備的升級,以及存量項目投資擴容。
虛擬電廠、綠電直連等模式加速發展,配網生態逐步生變
隨着新能源分佈式比例提升,電源資源在地調、縣調層面快速增長,電力平衡壓力不再僅存於主網,亟需配網擴容提升對充電樁和分佈式容納能力。虛擬電廠作爲聚合需求側資源參與電網調節和市場交易,促進供需協同的新型經營主體快速發展。同時,像綠電直供數據中心等模式也有望在需求端促進新能源消納,根據2023年發改委、工信部《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到2025年底,樞紐節點新建數據中心要求綠電消納達到80%以上。配網生態正在逐步發生變化,在配用電層面實現源網荷儲一體化更具經濟性。
風險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預期,競爭加劇風險。
相關研報
研報:《虛擬電廠專項政策出臺,助推行業高質高速發展》2025年4月13日
本文源自:券商研報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