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微型塑膠」調查 自來水44%檢出、牡蠣也遭污染

檢測發現扇貝中有束狀塑膠纖維。(圖/環保署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環保署首次針對自來水、海水沙灘砂礫貝類中微型塑膠展開調查,今(25日)公佈結果,發現大部分樣品都檢測出有相當一粒米粒大小的「微型塑膠」,以自來水部分來看, 原水檢出率61%、清水44%,檢出塑膠有「纖維狀」,數量範圍原水平均每公升2.17根,清水0.75公升。

▲▼ 環保署公佈微型塑膠含量調查成果。(圖/記者許展溢攝)

環保署這份調查從2017年12月開始,在國內89處自來水淨水場,包括臺水北水共100處淨水廠進行採樣,結果顯示原水23處檢出14處(61%)、清水100處則有44處(44%),原水每公升測到0至8根,清水0至6根,平均原水每公升2.17根,清水0.75根。

▲海水採樣。(圖/環保署提供)

環署另外針對海水、沙灘砂礫及養殖、貝類部分檢測,結果發現,海水微型塑膠數量範圍每1000公升有1000至1萬8500個,沙灘砂礫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每公克0.2至5.2個如淡菜牡蠣、扇貝及蛤類都含有微型塑膠,低於國外調查的1.61至4.73個。其中,牡蠣達3.5個最多,扇貝每克有3.1個、淡菜有1.2至2個 。

▲ 環保署使用的採樣器。(圖/記者許展溢攝)

環保署也在7處貝類養殖區及2處海水浴場調查,包括王功臺西東石安平澎湖金門馬祖,和福隆跟墾丁,顯示海水每1000公升有1000至1萬8500個,沙灘砂礫每公斤有26至2400個。

環署環檢所組長楊喜男說,這次調查以牡蠣來看,雖含有微型塑膠,但因爲營養價值非常高,目前聯合國也沒有列爲風險,重要的是大家要從源頭減少使用塑膠,避免成爲食物鏈,最後吃進肚子裡。

▲ 環保署使用的過濾裝置濾膜。(圖/記者許展溢攝)

環署環檢所長春蘭說,民衆將這些含微塑膠的水喝下去,雖然對身體不好,但會造成什麼影響國際目前都還沒有定論假設一杯水含有1根微型塑膠,但對比一瓶瓶裝水檢驗出來有1000根,其實風險並不高,民衆應少喝瓶裝水。

顏春蘭表示,微型塑膠來源就是平常大家常使用的,如PP的瓶蓋免洗餐具,PE的塑膠袋塑膠瓶、瓶蓋及吸管,PET的寶特瓶等多項,經大自然風化而成。

▲ 環署副署長詹順貴(左)表示,這次調查將作爲臺灣現況環境背景基礎調查。(圖/記者許展溢攝)

環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這次調查涉及到很多專業檢測,也將作爲臺灣現況環境背景基礎調查,有需要會持續,並希望化爲決策參考依據,最重要的還是從源頭減量,到後端如淨灘等。

▲環保署在不同深度沙灘採樣。(圖/環保署提供)

環署強調,微型塑膠尺寸只有5mm,相當一粒米粒的大小,對生物的傷害比大型塑膠碎片都來的高,這些產品到了海中等環境,可能都會殘留好幾百年,民衆應改變生活習慣,從源頭做起,少用塑膠類產品,做好回收,以免最後進入水中、貝類等,再透過人體攝食危害身體。

相關新聞:微型塑膠調查養殖貝類遭污染 環署:野生含量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