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珍藏心中的紅色記憶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當熟悉的暖心旋律響起,珍藏心中的那份“紅色記憶”也被喚醒。

作爲“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紅色經典劇目展演季”首臺演出,2月27人機晚,青年指揮家黃屹執棒上海交響樂團,攜手女中音歌唱家雷鳴奏響一臺紅色讚歌。曲目中既有讓人淚目的老一輩作曲家朱踐耳所作的《唱支山歌給黨聽》,也有丁善德創作的氣勢恢宏的《長征交響曲》。

“紅色樂章代代接力

作爲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同時也是中國近現代音樂起源地,上海這座城市孕育和催生了大批傳唱至今經久不衰的紅色經典,從賀綠汀的《游擊隊歌》、呂其明的《紅旗頌》、瞿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到這次開幕演出的《唱支山歌給黨聽》《長征交響曲》。一部部被歷史銘記的扛鼎之作,記錄了黨的百年發展光輝歷程,也呈現了中國近現代音樂創作一座座“高原”和“高峰”。

擔綱本場指揮的黃屹曾執棒香港管弦樂團奏響《長征交響曲》向國慶獻禮。他接受採訪時說:“希望通過演出傳遞出我們年輕一代中國音樂人對黨的崇高敬意,也向以朱踐耳、丁善德爲代表的老一輩音樂家表示致敬和感恩,正是前輩打下的基石,纔有瞭如今廣闊的平臺,讓我們得以施展才華。我們要承擔起時代賦予年輕音樂人的責任與擔當,創作、演繹和傳播更多具有時代意義和藝術價值的作品。”

這支山歌 傳唱至今

在中國,無論是稚嫩的孩童或是耄耋老人,幾乎都能哼唱《唱支山歌給黨聽》。回顧《唱支山歌給黨聽》的創作緣起,要追溯到1963年,作曲家朱踐耳在《人民日報》上讀到雷鋒事蹟,深受感動,特別看到雷鋒日記中引用的一首由陝西省焦平煤礦職工姚筱舟所作的小詩“唱支山歌給黨聽”時,一段清新而深情的旋律脫口而出,一氣呵成,並由任桂珍首唱

當時正在上海音樂學院學習的才旦卓瑪在校園廣播裡聽到了這首歌,作爲一名翻身農奴的女兒,字字句句唱出了自己的心聲。才旦卓瑪激動不已,找到恩師品素,要求學唱這首歌。據上音的老校友們回憶,當年才旦卓瑪在琴房練唱這首歌時,常常引得很多過往同學駐足聆聽,一時傳爲佳話。

經過才旦卓瑪的演繹,《唱支山歌給黨聽》傳遍大江南北。昨晚上演的版本是改編後的管絃樂版本,由同樣來自上海音樂學院的女中音歌唱家雷鳴擔任獨唱。雷鳴表示:“我們是聽着這首歌長大的。很榮幸可以在迎接建黨百年這一偉大時刻,演唱這首經典紅色作品。”雷鳴希望通過演繹這部耳熟能詳的作品,喚起觀衆心底對黨的熱愛。

“長征”精神 激勵創作

音樂會的另一部重磅之作《長征交響曲》是丁善德於1962年完成的一部大型音樂作品,以二萬五千里長徵爲題材,歌頌了中國工農紅軍英勇頑強、機智豪邁的作風,以及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氣概

據悉,爲了創作此曲,丁善德曾多次深入當年紅軍經過的地區,最後選取了“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勝利會師”等幾個長征中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作爲題材,運用長征途中經過的贛南閩西地區客家山歌作爲音樂素材進行創作。

上海交響樂團從檔案室找到一套由黃貽鈞指揮於1962年錄製的黑膠唱片,並在現場向觀衆展示。值得一提的是,當年“飛奪瀘定橋22勇士”之一的劉金山,正是上海交響樂團中提琴演奏員劉珈妤爺爺。“雖然爺爺生前沒能有機會爲他演奏《長征交響曲》,但今天坐在臺上給全場觀衆演奏,也是一種紀念,更是傳承共產黨人的精神。”劉珈妤說。記者 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