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瘋人臉識別?張曉軍:「豬臉識別」技術正商業化

▲「豬臉辨識技術」已逐漸商業化。(圖/取自免費圖庫pixabay)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大陸農業正「智慧化」,青蓮食品研究院院長張曉軍指出,「豬臉識別技術」已逐漸商業化。AI能通過傳感器監測溫度溼度粉塵氨氣量、氮氣量等,改善豬的生活環境;加工過程中也能利用圖像識別技術,精細分割豬肉,爲農業帶來「吃的革新」。

每年的雲棲大會都是「黑科技競技場。根據《錢江晚報》報導,阿里巴巴6月在上海雲棲大會發布「阿里雲ET農業大腦」,將各種數字化技術應用於生豬養殖蘋果甜瓜種植等農業領域

智慧農業能採集豬的叫聲,測量豬的體溫,瞭解豬的健康狀況;通過傳感器實時監測溫度、溼度、粉塵、氨氣量、氮氣量等,改善豬的生活環境;加工過程中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完成精細的豬肉分割;在物流環節運用測溫等技術,對運輸環境衛生變化進行監控,搭載上人工智能的農業,發展勢頭迅猛。

張曉軍說,在國外豬腳定期打磨,否則蹄殼深入體內,容易引起炎症,在生產過程中,母豬體質下降,炎症還可能會帶給小豬。過去飼養員不精確的管理方式,正走向歷史,當AI偵測到某隻小豬咳嗽時,管理人員就會去關注母豬蹄腳是否得到炎症,控管豬隻健康。這種「豬臉識別技術」已走向商業化。

阿里雲農業智能中國區業務總經理鄭斌表示,有了AI,可以構築全程質量管理體系,從良種繁育、飼料管控、養殖管理,到加工過程、全程物流,再到終端反饋追溯。農業智能化就是下一個競技場,而阿里雲已經進場

除了能融合養豬之外,ET農業大腦還在多個行業覆蓋,例如種菜能協助計算澆水、日照、施肥等,幫助農民降低成本、提升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