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作臺灣「醫療秒癱瘓」!醫赴美直擊「新冠重災區」4大殘忍真相

臺灣急診醫師直擊「新冠肺炎重災區德州貝勒史考特懷特醫學中心。(示意圖路透

記者謝承恩綜合報導

新冠肺炎案例全世界仍然持續上升,臺灣民衆如今能安然聚會出遊,猶如平行時空!曾任職臺大醫院的急診醫師周浩昌更在美國急診醫院的第一線,分享所見所聞,表示美國醫院的疫情狀況,是還在討論「什麼時候可以出國玩?」的臺灣朋友無法體會的。周浩昌早在2019年11月赴美看診,更選在「新冠肺炎重災區」德州的貝勒史考特及懷特醫學中心(Baylor Scott & White All Saints Medical Center)工作,他以第一線角度分享這1年以來的所見所聞,並表示「我應該是看過最多COVID-19病人」的臺灣急診醫師了,直指「若發生臺灣,醫療系統一定會崩潰。」並分享4個觀察心得佐證

全文如下:來分享一下這一年來在急診看COVID-19的心得好了,身處在德州這個重災區,至少可以很驕傲說「我應該是看過最多COVID-19病人」的臺灣急診醫師了,我看過的病例可能比整個臺灣加起來都要多,醫院的急診來診量不到臺大急診的一半,COVID-19確診數目卻是臺灣全國的好幾倍,真不知道是該開心還是難過?

雖然大家都慢慢習慣這個疾病的存在,臺灣民衆與醫師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幸褔,如果COVID一旦在臺灣蔓延開來,我相信整個醫療系統會馬上崩潰,這絕對不是在危言聳聽喔,以下是幾點心得分享。

▲美國醫院的急診數量因爲新冠肺炎暴增5~10倍,若發生在臺灣恐怕會造成醫療癱瘓。(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1.先不論COVID-19跟「流感像不像、死亡率高不高」的問題,其最大的威脅在於病人Hypoxia (缺氧)的現象非常普遍,而且不論你過去有多健康都有可能發生。

以我們醫院爲例,「有需要氧氣的病人就必須住院」聽起來沒什麼大驚小怪,因爲有需要氧氣不見得一定會變成重症插管,但問題在於「當有大量的病人涌入醫院需要住院時,整個急診甚至醫院就會是一個考驗。」

以我們醫院爲例,原本每天的急診暫留量屈指可數,現在每天都在報滿牀,急診暫留量是原本的5-10倍,最嚴重的時候還需要讓病人戴氧氣回家。這樣的情形,如果發生在原本就「擠滿上百名暫留病人」的臺灣急診室,會是非常嚴峻的考驗,畢竟臺灣的急診醫療負荷,平時就已經在臨界點了。

2.COVID-19的另一大特徵傳染力很強,需要Droplet/Contact isolation(飛沫接觸隔離),美國醫療人員在工作中被感染的非常普遍!要知道在德州的醫院幾乎都是一個病人一個房間喔!我很難想像在臺灣,要靠走廊圍簾容納病人的急診空間,該怎麼辦?而且COVID-19的病人不見得表現很明顯,很多跌倒進來的病人後來都被確診,這也是爲什麼在美國很難阻止傳播原因,因爲很難靠「有沒有發燒、咳嗽」來判斷,當病人量一多,不管是戴口罩或Social distancing(保持社交距離)都效果有限了。

▲COVID-19的病人不見得表現很明顯,很多跌倒進來的病人後來都被確診。(圖/路透)

3.在COVID-19初期,因爲大家對於疾病的恐慌,所以不敢來急診室,但是一旦傳播開來就不同了,幾乎有任何症狀的病人都會開始涌入急診室,這對於平常很少來急診的美國人是不常見的!

而且得了COVID-19即使痊癒的病人,甚至會增加來急診室的頻率,因爲有太多胸痛、喘或者是焦慮的表現產生,更別說要來急診打COVID-19抗體的病人,因爲COVID-19衍生出來的Post-COVID syndrome  (新冠後-綜合症)也變成急診另一個負擔。

4.當網路上醫療人員都在秀自己穿上全身防護衣照片時,事實上現在我們是沒什麼防護可言的,連N95都要靠自己買。我已經不知道多少次跟COVID-19病人在一個密閉空間裡,只隔着一層口罩的,如果連美國都可以如此物資缺乏,很難想像其他地方會怎麼樣。我們醫院已經要準備提供疫苗給第一線醫護人員施打,很多人問我到底疫苗安不安全,如果你真的瞭解COVID-19目前衍生的醫療與社會問題,就應該知道施打疫苗,已經從「個人安全」問題,變成了「社會安全」問題,尤其在目前沒有任何好的解決方法之下,或許疫苗是我們最後一線的希望,這可能是還在討論「什麼時候可以出國玩?」的臺灣朋友們無法體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