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被視爲中共銳實力代言人是「他」?

高雄市韓國瑜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被視爲2020總統選舉國民黨最有可能派出的人選。(合成圖/記者洪正達季相儒攝)

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院長、外交系副教授

從韓國瑜到郭臺銘,這兩位目前可能代表藍營參加總統大選呼聲甚高的人士,往往被某些反對陣營的人抹紅,好似中國大陸「銳實力」(sharp power)的工具代言人

「銳實力」其實是近年才發展出來的一種專門用語美國國會通過成立、美國政府全額出資運作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在2017年底發表的報告中,將中國大陸、俄羅斯等集權政府刻意對開放、民主的社會所施用的影響力稱爲「銳實力」。只要研究者認爲這些集權政府在對外採取吸引受衆注意與說服受衆理解或接受的作法時,有混淆視聽或操縱輿論之嫌或事實,就可將前述作法及其影響稱爲「銳實力」。

換言之,「銳實力」因爲定義過於鬆散,許多確有其事的案例和混沌未明的論斷混雜在一起,所以與其說是學術名詞,還不如說是政治用語。

爲什麼韓國瑜、郭臺銘會被某些人視爲中國大陸「銳實力」的工具或代言人?難道他們是受中共指使、分進合擊的「賣臺二人組」?我覺得正是因爲他們在經貿政策實務上願意強調兩岸合作優勢,在政治上則認同、擁護中華民國,犯了某些人的大忌,所以聲稱他們的主張是擴大了中共對臺「銳實力」。

究其實,韓的「市場靠大陸」、郭的「市場靠競爭」,其中都隱含臺海兩岸經貿既競爭又合作的意思。在蔡英文執政下,臺灣對大陸和香港的經貿依存度提高至41%左右,再加上地緣、文化、血緣、政治等等的因素,使我們必須正視臺灣和大陸經貿競合的問題,亦即臺灣必須依靠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才能維持當前的經貿活力,但爲保有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自主與實力,又必須維持或擴大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廠商的若干既有優勢。

如果韓、郭的兩岸經貿主張,正好與中共要發展兩岸經貿連結、對臺經貿「三不變」(合作穩定發展大勢沒變、優勢互補大格局沒變、對臺商提供良好服務沒變)有相容之處,就變成了中共對臺「銳實力」的工具或代言人的話,那麼一些抱持同樣看法並四處主張的海內外企業主及各類政策專家也是嗎?

猶記得在「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定」(ECFA)簽訂後,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杜蓋德(Gordon Duguid)於2010年6月29日表示,「兩岸簽訂這個協議,代表中國和臺灣持續加強對話交流,美國對此表示歡迎。」同年7月1日,美國國務院東亞太平洋事務副助卿大偉(David Shear)則說,ECFA使「兩岸關係較過去數十年來任何時刻都要健康」,美國樂見兩岸簽署ECFA,而且ECFA顯示臺灣將成爲「國際社會重要、有價值的一員」。

就算現在,應該也沒有人會說杜蓋德和施大偉是中共對臺「銳實力」的工具或代言人,但特別是在臺灣主張兩岸經貿合作的政治人物,很可能就被扣上一個「銳實力代言人」大帽子。可見「銳實力」有時淪爲政治工具,用來指責對手時非常好用,但卻容易過於主觀或證據不足。

面對中共對臺無所不用其極的統戰作爲,我們在臺灣當然要小心謹慎,而且確實有些人物或團體寧願幫中共統戰臺灣,也不考慮全臺灣民衆歸於中共統治下的可能後果。但是,一些不負責的紅帽子、「銳實力代言人」評論指謫也可休矣,這些只是在分裂國家社會,讓中共加速染指臺灣的幫兇而已。

熱門點閱》►積極對美輸誠的蔡英文有不敢說的實話?

►看更多【黃奎博】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