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奎博/美國主要智庫負責人的弦外之音

川普政府對於習近平政權政策是清楚的,但態度是模糊的。(圖/路透

黃奎博/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外交系副教授

做爲美國最負盛名的公共政策智庫之一,布魯金斯研究院對於東亞安全始終是研究重點之一。就在本(6)月17日,該院與政大國際事務學院合辦了「亞洲和平的風險:避免走上強權戰爭之路」國際研討會,而且美國陸戰隊上將退役的院長艾倫(John R. Allen)將軍在睽違臺灣15年後,首次以院長身分訪臺。

這場會議緣起於布魯金斯研究院講座資深研究員、曾任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AIT)的卜睿哲(Richard C. Bush)認爲,過去東亞地區長期沒有戰爭,但中國大陸綜合實力增強後,恰與美國川普(Donald J. Trump)政府與兩大黨對於必須制衡中國大陸政策的高度共識形成衝突,也因此讓朝鮮半島兩岸關係東海、南海、印太區域經濟合作議題的變化更難預測。所以,纔有了該院東亞政策研究中心「永續東亞和平」(Sustaining the East Asian Peace)多年期研究案,而第一場研討會便辦在臺灣。

這場會議也因歷年布魯金斯研究院院長極少訪臺,更增添了些許重要性。艾倫擔任美國「全球反制伊斯蘭國(ISIS)聯盟」總統特使期間,見證了支持我國加入該聯盟的各方力量;此外,他認爲兩岸關係是一場意志力的比拚,希望能靠和平方式解決,因爲如果東亞發生戰爭的話,那將具有毀滅性影響,而且影響東亞好幾代人。

艾倫還提到,如果美國的盟邦面臨到被迫在華盛頓和北京之間選邊地步,則代表着美國自身影響力明顯的下降。

無獨有偶的,卜睿哲在會中提到「一山可容二虎」的概念,亦即當美國和中國大陸都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時,東亞地區各界應該思考如何找出讓兩強可安然共存之道。

此次布魯金斯研究院相關人員帶來一種不喊打喊殺、不把臺灣放在中美衝突前沿的一種戰略思考。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院。(圖/記者陳家祥攝)

美國確實有些政策圈人士希望臺灣無論從民主人權的差異或兩岸主權的爭議,都能配合變成美國製衡中共當局的一顆活棋。就算不是這樣想,他們有些人可能也希望,當中共對臺灣加大統戰力道或痛下重手時,兩岸關係正可成爲牽制中共當局對外發展的工具,如此對美國自然有利。

若從1979年1月1日美國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後,歷任美國政府對於臺灣的戰略重要性設想,絕大多數決定於區域政治、經濟、軍事環境,目前可得的歷史文件資料則顯示,似乎只有1980年代的雷根(Ronald W. Reagan)總統較受個人反共意識形態的影響,偶爾在「聯中制蘇」的策略中,對做爲配角的臺灣多付出一些關懷,其中1982年雷根口頭對臺「6項保證」便是一例。

川普政府對於習近平政權的政策是清楚的,但態度是模糊的。川普政府念茲在茲的就是在軍事、經貿、科技、外交等主要領域壓制中國大陸,確保美國做爲全世界第一大國的地位,可是或許是因爲川普本人操弄談判手法或喜與強人交往之故,所以對習政權的姿態時而高壓(例如數次片面開徵關稅以及對華爲公司針對性措施)、時而妥協(例如川普原本放話可討論美國的「一中政策」,後改口稱將尊重該政策)、又時而客氣(稱與習「關係非常特別」、「榮幸與之合作」)。

美國是臺灣最有力的安全保障,但不代表川普政府支持臺灣的力道會愈來愈強,更不代表臺灣因此就要在中美兩強爭霸之下選邊。我們想盡辦法「親美和中」豈不很好?只要中共當局強大實力尚存,又不放棄統一臺灣,則臺灣選擇「一面倒」、只與美國交好,不思維穩兩岸關係,並不會爲臺灣地區的安全帶來的正面作用。

我國政府與人民必須認清前述的殘酷現實,纔不至於誤判局勢,同時還可試圖找到較適合的兩岸關係安排。

熱門點閱》

►《臺灣保證法》能推翻美國「一中政策」?

貿易戰目前有利美國,那未來呢?

►看更多【黃奎博】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